[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7318.1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凌剑;文秋林;刘安勇;彭君;胡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G01N21/64;B82Y20/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65009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苷酸序列 纳米簇 模板链 富含 碱基 双链DNA 包被 双链 条链 制备 半胱氨酸 定量分析 抗坏血酸 双链结构 多巴胺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Ag纳米簇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其DNA为双链结构,一条链为模板链DNA,另一条链为富含G碱基DNA;其中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者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双链DNA/Ag纳米簇证实待检测体系中不存在半胱氨酸和多巴胺的情况下,可使用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双链DNA/Ag纳米簇来检测体系中是否含有抗坏血酸,并进行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Ag纳米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寡核苷酸包被的银纳米簇(DNA/Ag纳米簇)具有荧光量子产量高、光稳定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的斯托克斯位移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生化分析等领域,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导了关于DNA/Ag纳米簇的应用研究:如对金属离子、含巯基化合物、生物小分子、蛋白质和DNA的检测和在细胞成像方面的研究。
现有寡核苷酸包被的银纳米簇(DNA/Ag纳米簇)的缺陷有:DNA序列的选择直接影响其荧光及应用,目前许多文献报导了碱基序列、数目等因素对DNA/Ag纳米簇的荧光及应用的影响,但并没有关于富G碱基序列包被单链DNA/Ag纳米簇程度的不同对DNA/Ag纳米簇的影响及应用的研究;目前有许多方法对各种生物还原剂的检测分析,但还没有利用不同包被程度的DNA/Ag纳米簇来选择性识别抗坏血酸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寡核苷酸包被的银纳米簇(DNA/Ag纳米簇)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即合成两种包被程度不同的富含G碱基DNA/Ag纳米簇,从而使其具有检测分析抗坏血酸的功能。
一种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DNA为双链结构,一条链为模板链DNA,另一条链为富含G碱基DNA;其中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或者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富含G碱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模板链DNA冻干粉冷冻离心,然后将模板链DNA溶于20~100mol/mL磷酸盐缓冲液中得到模板链DNA缓冲液;
(2)将4~40μmol/mL AgNO3溶液加入到步骤(1)模板链DNA缓冲液中,快速振荡15~30s后置于避光条件下反应20~30min得到反应体系A;
(3)将1.6~60μmmol/mL NaBH4溶液加入至步骤(2)的反应体系A中,快速振荡15~30s后置于暗室条件下反应6~18h即得单链DNA/Ag纳米簇溶液,然后置于避光、温度为4~8℃的冰箱中保存备用;
(4)将富含G碱基DNA溶液和步骤(3)的单链DNA/Ag纳米簇溶液混合均匀,再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在避光条件下反应至两条DNA链完全杂交即得基于双链DNA包被的Ag纳米簇。
所述步骤(1)磷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20~100mmol/L,磷酸盐缓冲液的pH为6.5~7.5。
所述步骤(1)模板链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如SEQ ID NO.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大学,未经云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7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