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圈缠绕机构以及钢圈缠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6965.0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2 | 分类号: | B29D30/32;B29D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朱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圈 缠绕机构 环组件 缠绕 第一驱动机构 缠绕装置 驱动机构 驱动源 缺口部 主动轮 驱动 缠绕材料 降低设备 外周表面 消除噪声 紧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圈缠绕机构,用于接收并将缠绕材料包裹至钢圈的外周表面,所述钢圈缠绕机构包括具有缺口部的缠绕环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缠绕环组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当所述钢圈自所述缺口部进入所述缠绕环组件内部并与其相互交叉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钢圈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驱动源的驱动下旋转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磁性带动所述缠绕环组件旋转,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钢圈缠绕机构的钢圈缠绕装置,如此,本发明能够消除噪声,使得设备紧凑,降低设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圈缠绕机构以及钢圈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构成轮胎的部件,钢圈支承轮胎和轮辋的紧固力,保持和密封轮胎内部的空气压力,驱动时,在轮胎侧壁部的缓冲和调整安全性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常,钢圈包括裸钢圈和缠绕材料,其中,裸钢圈为用单芯敷胶钢丝按照特定截面形状排布而成的结构,其截面形状通常为大致六边形, 在后工序中,维持该截面六边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钢圈是通过钢圈缠绕装置将缠绕材料缠绕至裸钢圈上,具体地,钢圈缠绕装置中的缠绕轮是通过齿轮啮合的传动方式旋转,而且缠绕轮具有供钢圈进入的缺口,这样需要至少两组主动齿轮传动,才能驱动缠绕轮连续的旋转,但是,当缠绕轮上的缺口旋转经过主动齿轮时,主动齿轮会短暂脱离与缠绕轮的齿轮啮合,缠绕轮继续转动后,缠绕轮又迅速重新与主动齿轮啮合,在此过程中,缠绕轮与主动齿轮之间会发生齿轮碰撞,从而产生比较大的噪音及齿轮磨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圈缠绕机构以及钢圈缠绕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钢圈缠绕时噪声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圈缠绕机构,用于接收并将缠绕材料包裹至钢圈的外周表面,所述钢圈缠绕机构包括具有缺口部的缠绕环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缠绕环组件旋转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当所述钢圈自所述缺口部进入所述缠绕环组件内部并与其相互交叉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钢圈旋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以及可在所述驱动源的驱动下旋转的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磁性带动所述缠绕环组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与所述缠绕环组件的外周靠近但不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的外周间隔设置有极性不同的多个第一磁铁,所述缠绕环组件的外周间隔设置有极性不同的多个第二磁铁。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缠绕机构还包括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用于与所述钢圈滚动接触的辅助辊、与所述辅助辊相连且同步转动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用于检测所述钢圈的旋转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辅助主动轮、辅助随动轮、连接所述辅助主动轮和辅助随动轮的传动带以及连接所述辅助主动轮和辅助随动轮的连接板。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缠绕机构还包括挡辊组件,所述挡辊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驱动端的挡辊,所述挡辊可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驱动下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基板移动,用于阻挡定位所述钢圈。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缠绕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气缸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端的挂钩,所述挂钩可在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驱动下上下移动,所述挂钩用以钩在所述钢圈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环组件包括具有所述缺口部的缠绕环以及均布设置在所述缠绕环端面的多个缠绕辊,每个缠绕辊包括具有自两侧向中部内凹倾斜的圆周面,以用于定中所述缠绕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缠绕机构还包括可摆转压在所述钢圈上的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缠绕环端面上的摆动杆、驱动摆动杆摆动的第三驱动气缸、设置在摆动杆端部的压辊以及连接摆动杆与缠绕环的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联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鼓式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PMMA异形高拉伸曲面面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