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6887.4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张小勇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硅烷 含氢废气 回收 活性炭吸附塔 减压 吸附 加压 活性炭吸附柱 树脂吸附塔 液态氯硅烷 活性炭 氮气 再生 回收利用 加压过程 降温冷凝 冷却降温 气液分离 树脂吸附 吸附饱和 吸附浓缩 微量氯 除杂 吹扫 硅烷 加热 返回 排放 | ||
本发明为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包括:(1)收集各单元排放的含氢废气后,加压、降温,再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对氯硅烷进行吸附;(2)活性炭吸附塔氯硅烷吸附饱和后,对活性炭吸附柱加热、减压,由顶部通入氮气进行吹扫,将吸附在活性炭氯硅烷再生出来;(3)再生出来的氯硅烷降温冷凝到‑40℃后,进行气液分离,气相氯硅烷经升温后,返回到步骤(1)的加压过程;(4)分离出来的液态氯硅烷采用树脂吸附塔除杂后,可并入系统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将含有微量氯硅烷的含氢废气,通过加压、吸附浓缩、升温减压、冷却降温,树脂吸附等工序,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晶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各单元泄放的含氢废气中含有微量的氯硅烷,如果不对这部分氯硅烷进行回收利用,将导致多晶硅的制造成本增加。传统工艺对此部分含氯硅烷的气体的处理方式为,各单元产生的含氢废气先进入一级水洗塔,用工厂水喷淋水解,产生二氧化硅和氯化氢后,尾气再进入二级洗涤塔,尾气中的氯化氢吸收被水吸收变成盐酸,用PH为11-13的稀碱液,将盐酸中和,反应尾气经水封罐吸收后,在高点排入大气。其原理为先水解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硅后,用碱液对盐酸进行中和反应。
因此,传统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需消耗大量的工厂水和32%液碱,增加原材料消耗,增加固废物的产生量。(2)水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硅,需通过压滤机压滤后,作为固废填埋,增加环保处置费用。(3)二氧化硅的粒径很小,常用的压滤机不能有效去除,导致出水中的悬浮物较高,不能达标排放,造成环境影响,增加处理难度。(4)氯硅烷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该回收方法对含有微量氯硅烷的含氢废气,通过加压、吸附浓缩、升温减压、冷却降温,树脂吸附等工序,进行回收利用,减少氯硅烷水解量,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固废排放量,可以实现变废为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氢废气中氯硅烷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各单元排放的含氢废气后,加压、降温,再采用活性炭吸附塔对氯硅烷进行吸附;
(2)活性炭吸附塔氯硅烷吸附饱和后,对活性炭吸附柱加热、减压,由顶部通入氮气进行吹扫,将吸附在活性炭氯硅烷再生出来;
(3)再生出来的氯硅烷降温冷凝到-40℃后,进行气液分离,气相氯硅烷经升温后,返回到步骤(1)的加压过程;
(4)分离出来的液态氯硅烷采用树脂吸附塔除杂后,可并入系统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氢气压缩机加压到0.3-0.5MPa。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采用乙二醇降温至5-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中,活性炭吸附塔对氯硅烷进行吸附,剩余的氮气、氢气混合物送三废工段统一高点放空。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当活性炭吸附塔吸附到一定时间后,吸附能力下降,必须切换另一个塔吸附。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用热水给活性炭吸附柱加热、减压。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3)中,再生出来的氯硅烷,经循环水换热器、自身换热器、氟利昂换热器降温冷凝到-40℃。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4)中,采用树脂吸附塔除杂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液态氯硅烷用屏蔽泵加压,从树脂吸附塔底部进入,从顶部出来,经过滤器拦截树脂后进入物料缓冲罐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