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山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6786.7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成;斯琴巴特;梁改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建成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0/00;A01C2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016000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生态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红柳种子与其他树木种子播撒至完采矿场的废石缝隙中,自然生长,并在生长期进行日常管理。所述其他树木种子包括山榆种子和/或臭椿种子。利用红柳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耐热耐旱性强的特点,将红柳种子与其他树木种子混合播撒在经平整的完采矿场的废石缝隙中,生长速度较快的红柳为其他树木幼苗遮阴,提供庇护,一段时间后,其他树木的幼苗渡过脆弱期,快速成长,进而提高了其他树木的存活率。该方法成本低廉,高价值树木成活后,次年的复生率高,提高了矿山修复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石矿或金属矿完采后,往往将废弃的石料或伴生石料回填至采区,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不利于景观环境的修复,而且在长期风化及雨水冲击的作用下,是诱发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对完采矿山进行修复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其一,设备固化,即采用网状设备对完采矿山进行固化,这种方式不利于矿山景观环境的修复。其二,客土填埋,即利用客土对矿山进行填埋,而后种植绿色植物,这种方式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且在干旱地区,客土沙化,造成新的生态问题,修复效果一般。其三,飞播草种或树种,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廉价,但在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多风沙干旱的环境下,种子播撒后,酶活性降低,导致飞播的草种或树种的成活率以及生存率普遍较低,需要每年进行重复补种,修复的连续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修复成本低廉、高价值植被存活率高、修复连续性强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山生态修复方法,将红柳种子与其他树木种子播撒至完采矿区的废石缝隙中,自然生长,红柳幼苗为其他树木幼苗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以提高其他树木幼苗的存活率,并在生长期日常管理期间,逐渐减少红柳树的存量。
优选地,所述其他树木种子还包括山榆种子和/或臭椿种子。
优选地,当所述其他树木种子山榆种子或臭椿种子时,按重量比,红柳种子:山榆种子或臭椿种子为2:1;当所述其他树木种子为山榆种子与臭椿种子时,按重量比,红柳种子:山榆种子:臭椿种子为4:1:1。
优选地,所述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矿区平整:将采前废石回填至完采矿区,并进行平整;
树木种子前处理:将树木种子进行前处理,使树木种子的表面包裹上沙土,并醒发;
播种:将经过前处理的树木种子撒种在经平整的完采矿区的废石缝隙中,采用扬沙的方式,以沙土覆盖树木种子;
灌溉补水:自然降雨灌溉,当超过1个月未降雨时,进行人工补水;
疏苗及补苗:当树苗自然生长至具有4~8个真叶时,对树苗生长集中的区域进行疏苗操作,保证树苗正常生长;对生长稀疏或未生长区域,在降雨前,进行再次扬沙覆土;
日常管理:树木生长期,进行正常管理,并逐渐减少红柳树的存量。
优选地,步骤“树木种子前处理”中,树木种子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温水浸泡:将树木种子在60℃~70℃的温水中浸泡5min~15min;
拌沙:将经温水浸泡过的树木种子与沙土混拌,使沙土均匀覆盖于树木种子表面;
醒发:将经拌沙处理的树木种子装入容器中,在无光照、透气、温度为18℃~28℃的环境下,保存5天~10天,使树木种子醒发。
优选地,所述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建成,未经邱建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67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产大果型椪柑的种植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升茶叶品质的茶树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