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5231.0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开平;郑博文;赵锐;赵婕;陈晓岚;李昕;刘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董玉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模 数据分析装置 激振器 试件 激光测振仪 非接触式 红外加热 力传感器 试验系统 激振杆 平板型 上传 采集 夹具 频率响应函数 温度传感器 模态参数 模态振型 平行设置 试验技术 试验领域 相对设置 测量点 激振力 试验件 激振 施加 | ||
1.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振器(1)、力传感器(2)、两个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温度传感器(5)、夹具(6)、激光测振仪(8)和数据分析装置(9);
两个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相对设置,试件(10)平行设置在二者之间,并与二者存在间隔,试件(10)与其下方的水平操作台面保持垂直,通过夹具(6)对试件(10)的位置进行固定;温度传感器(5)设置在试件(10)一个受热面的中间位置;
每个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的加热范围为常温至1500℃;
激振器(1)和激光测振仪(8)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的左、右两侧,激振器(1)的激振杆(1-1)穿过邻近的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后,垂直指向试件(10),且激振杆(1-1)与试件(10)非接触,激振杆(1-1)用于对试件(10)进行激振;
力传感器(2)设置在激振杆(1-1)与激振器(1)本体的连接处,并用于采集激振杆(1-1)的激振力,并上传至数据分析装置(9)
激光测振仪(8)用于对试件(10)上测量点的振动速度进行采集,并上传至数据分析装置(9);
当热模态试验系统对一个测量点进行测试时,数据分析装置(9)根据接收的振动速度和激振力,获得频率响应函数,根据频率响应函数获得试件(10)的模态频率,
当热模态试验系统对多个测量点进行测试时,数据分析装置(9)用于根据接收的所有测量点的振动速度和激振力进行模态分析,获得试件(10)的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夹具(6)包括两个夹片和一个螺栓,试件(10)设置在两个夹片之间,且螺栓穿过两个夹片,对试件(10)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夹具(6)的个数为2,两个夹具(6)分别固定试件(10)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毡(3),隔热毡(3)设置激振器(1)本体与其激振器(1)所在侧的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之间,且激振器(1)的激振杆(1-1)穿过隔热毡(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毡(3)为陶瓷基针刺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激振杆(1-1)为陶瓷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防隔热板(7)采用陶瓷基莫来石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激振器(1)采用序列脉冲法对试件(10)进行激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隔热板(7),防隔热板(7)设置在夹具(6)两侧,用于对夹具(6)进行隔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热模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试件(10)相对于两个平板型的红外加热阵列(4)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52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振动疲劳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溃坝式水流冲击载荷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