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4876.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黄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E04G21/04;E04G21/2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程力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带 膨胀 混凝土 浇筑 无缝混凝土 膨胀率 施工 钢筋绑扎 抗渗性能 连续浇筑 施工成本 后浇带 推进线 绑扎 冷缝 裂缝 平行 钢筋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施工方法,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膨胀加强带代两侧绑扎细而密的双向配筋并采用钢筋做加强固定,以膨胀加强带为界分为若干区域,选择平面尺寸较小一边作为推进线且由纵向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进浇筑,先浇筑膨胀加强带外一侧混凝土,推进至膨胀加强带时,浇筑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再浇筑膨胀加强带外另一侧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外与膨胀加强带内连续浇筑不得间断导致出现施工冷缝;膨胀加强带外采用较低限制膨胀率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内采用较高限制膨胀率混凝土。该方法节约了人工和施工成本,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减少了有害裂缝,避免了混凝土集中供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民用建筑,尤其是地下车库施工时,存在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结构,随着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工艺的应用,超长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收缩裂缝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梁、板、墙的地下抗裂防渗部位需要设置后浇带,而现有的后浇带施工比较复杂、效率低、施工成本高:长期占用周转料具及模板,必须设置钢板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必须完成清缝、凿毛、钢筋除锈等工序。而且混凝土的收缩和气温的变化都会使大面积混凝土在平面内产生不可忽视的变形,后浇带及施工缝部位会出现裂缝渗水,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方法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原来的后浇带,节约了人工和施工成本,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减少了有害裂缝,避免了混凝土集中供应。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长大面积无缝混凝土施工方法,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包括步骤:
S1、浇筑前准备—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案以指导全过程的施工;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测温点并将测温传感器埋设到位;根据浇筑面以及确定的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计算混凝上自然流淌后需要的混凝土量和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根据混凝土量和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布置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的位置并确定管道的长度,确保混凝土输送泵靠近浇筑点且浇筑区域与相邻凝土输送泵的浇筑区域相互衔接;根据混凝土输送泵和布料机的位置确定车辆的流向和临时停车位置;钢筋绑扎完毕后,在膨胀加强带代两侧绑扎细而密的双向配筋并采用钢筋做加强固定;
S2、进行浇筑—以膨胀加强带为界分为若干区域,选择平面尺寸较小一边作为推进线且由纵向一边向另一边平行推进浇筑,先浇筑膨胀加强带外一侧混凝土,推进至膨胀加强带时,浇筑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再浇筑膨胀加强带外另一侧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外与膨胀加强带内连续浇筑不得间断导致出现施工冷缝;膨胀加强带外采用较低限制膨胀率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内采用较高限制膨胀率混凝土;
S3、浇筑后养护—混凝土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水,终凝硬化后覆盖湿麻袋保湿养护。
进一步地,在S2中,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前提下,同时浇筑膨胀加强带外两侧混凝土,向膨胀加强带推进,最后浇筑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且膨胀加强带内不能等膨胀加强带外两侧浇筑完毕后再浇筑,在膨胀加强带外两侧混凝土初凝前浇筑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
进一步地,在S2中,对于楼板、墙体处的膨胀加强带,若混凝土量较少,则采用塔吊配合浇筑,且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一次搅拌到场量不宜过多,以免浇筑时间跨度过长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失去工作性。
进一步地,膨胀加强带外采用C30膨胀纤维混凝土,膨胀加强带内采用C35膨胀纤维混凝土。
进一步地,膨胀加强带宽2~3m,双向配筋采用1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