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裸氨连裤袜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4444.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5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林列;应耀国;胡艺;孙东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B11/14 | 分类号: | A41B11/14;A41B17/00;D06B3/30;D06P1/38;D06P1/44;D06P1/673;D06P3/85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杨剑;赵越剑 |
地址: | 3220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裤袜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裸氨连裤袜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编织、染色、拼缝、套板定型步骤,所述原料准备的原料裸氨纱线为编织原料,所述裸氨纱线为锦纶或涤纶长丝和裸氨并行组合而成,锦纶或涤纶长丝位于纱线外侧,裸氨位于纱线内侧;所述编织包括裤腰编织、左腿编织、右腿编织、裆部编织,左腿包括上部的裤身和下部的袜筒,右腿包括上部的裤身和下部的袜筒,所述拼缝为将染色好的裤腰、左腿、右腿及裆部拼缝成连裤袜。本发明直接采用裸氨为原料生产,无需加工成包芯丝,节省了加工步骤和成本,生产的连裤袜表面平滑柔顺,穿着舒适度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袜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裸氨连裤袜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连裤袜又称紧身袜、连袜裤,是紧包从腰部到脚部躯体的袜子,同长袜一样,连裤袜材质很多,有棉质、尼龙、羊毛混纺等。由尼龙或氨纶制作的连裤袜保持着原有的弹力、塑形的属性。但尼龙这种材料比较容易破碎,刮蹭在锐利物体上而破碎的情况十分常见。而棉质和棉毛混纺的连裤袜则较具保暖功效。尼龙丝连裤袜:普通尼龙丝的丝袜属于早期产品,其最大缺陷是弹性差、透明度低,已经基本不生产。包芯丝连裤袜:属于的主流产品。不同厂家生产的包芯丝袜在品质和价格上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以织度紧密的为上品,织度疏松的比较差。
主流的包芯丝连裤袜,其包芯丝为中心的氨纶及缠绕包覆在氨纶上的长丝组成,由于采用缠绕包覆方式,连裤袜表面的不够平滑、柔顺,穿着舒适度不佳,而且,原料需要先加工成包芯丝才能用于编织,加工更繁琐,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氨连裤袜的生产工艺,直接采用裸氨为原料生产,无需加工成包芯丝,节省了加工步骤和成本,生产的连裤袜表面平滑柔顺,穿着舒适度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裸氨连裤袜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编织、染色、拼缝、套板定型步骤,所述原料准备的原料裸氨纱线为编织原料,所述裸氨纱线为锦纶或涤纶长丝和裸氨并行组合而成,锦纶或涤纶长丝位于纱线外侧,裸氨位于纱线内侧;所述编织包括裤腰编织、左腿编织、右腿编织、裆部编织,左腿包括上部的裤身和下部的袜筒,右腿包括上部的裤身和下部的袜筒,所述拼缝为将染色好的裤腰、左腿、右腿及裆部拼缝成连裤袜。
本发明采用裸氨和长丝为原料,不加工包芯纱去编织成连裤袜,裸氨和长丝通过送纱器直接形成贴合在一起的并行丝,直接作为编织原料加工成连裤袜。这样长丝不存在缠绕包覆,连裤袜表面平滑柔顺,穿着舒适度更好。本发明直接采用裸氨的加工方式,在裤腰加工时,可以避免使用橡筋而造成舒适度降低,通过调整比例,直接采用裸氨的加工方式的裤腰能起到与加橡筋相同的效果。
由于采用裸氨直接加工成连裤袜的方式,因此,裸氨与长丝的结合方式和用量配比发生的极大的变化,结合方式从缠绕变成并行,相比包芯纱,结合方式的改变导致氨纶的用量会有相应提高,氨纶、长丝的配比发生重大改变,这是本发明的关键点之一。
其次,由于采用裸氨直接加工成连裤袜的方式,按照常规的生产工艺,由于氨纶的弹性明显大于长丝,这样在套板定型时,袜体表面的长丝很容易局部凸起,形成不平整表面,严重影响穿着舒适度,发明人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摸索以期克服这一技术问题,经过多次改进,发明人终于找到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改变常规的操作步骤(常规操作为先拼缝成连裤袜再染色),采用先染色再拼缝,进而套板定型的方式,进一步的改进了染色的工艺参数及配方比例,通过这样的改进,先染色时舒缓氨纶的弹性,然后拼缝后再套板定型,这时,经处理后的氨纶和长丝的弹性差异小,套板定型时能有效避免长丝的局部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裤腰编织时,裸氨纱线中裸氨与锦纶或涤纶长丝的重量配比为:裸氨10-12%,锦纶或涤纶长丝88-90%。
作为优选,所述裤身编织时,裸氨纱线中裸氨与锦纶或涤纶长丝的重量配比为:裸氨8-10%,锦纶或涤纶长丝90-9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弘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4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