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花密胺餐具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33916.1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浩;胡宗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丞奉密胺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02 | 分类号: | B29C43/02;B29C43/14;B29C43/18;B29C43/32;B29C43/58;B29B13/02;B29L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花 餐具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密胺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贴花密胺餐具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处理;S2.初步压制;S3.贴花;S4.二次压制;S5.成品处理。本发明将带有磁粉的花纸吸附在与初制品表面匹配的电磁模上,然后利用电磁模将花纸放入下模具上,当电磁模中的电磁铁断电时,电磁模对花纸的吸附作用消失,花纸在重力作用下落在下模具表面,再进行压制即可完成贴花,由于花纸与电磁模的吸附可以在上一批花纸压制时同时进行,且电磁模的设置缩短了新花纸放置的时间,从而缩短了贴花工序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胺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花密胺餐具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密胺餐具又称仿瓷餐具,由密胺树脂粉加热加压压制成型;密胺餐具以其轻巧、美观、能耐低温、不易碎等性能,被用于餐饮业及儿童饮食业等。国内外生产密胺餐具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生产密胺餐具的原理基本上是通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密胺原料的加热,使其发生缩聚反应,在排气后通过固化使其成型。
目前,公告号为CN10167064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贴花加金密胺餐具的生产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一、密胺初制品成型:
1)设备预热:将模具的上模预热至165℃-180℃,模具的下模预热至150℃-165℃;
2)称量密胺原料:准确称量每件制品所需100%的密胺原料的质量;
3)原料预热: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加料容器,然后放入预热机上预热30-40秒,使原料温度上升至40℃-50℃;
4)投料:将经过预热后的原料投入经步骤(1)预热好的模具内;
5)初压:对模具内的原料加压,加压压力为150-190kgf/cm2,加压时间为1-8秒;使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开始流动,发生缩聚反应并产生气体;
6)排气:将模具微开0.5-3秒,让初压时产生的气体排出;
7)加压固化:排气后再合模加压,加压压力为150-190kgf/cm2,加压时间为10-45秒,制品成型,开模便得到的初制品;
二、贴花加金工艺
1)贴花:将花纸根据设计要求贴在初制品的内壁或外壁;
2)初压:将贴花后的初制品放入模具内加压,加压压力为100-170kgf/cm2,加压时间为1-2秒;
3)排气:将模具微开0.3-1秒,让加压时产生的气体排出;
4)贴花固化加压:排气后再合模加压,加压压力为100-150kgf/cm2,时间为10-30秒,制成贴花产品;
5)打开模具,根据设计要求加金在贴花密胺餐具的内壁或外壁;
6)对加金后的产品再放入模具内加压,加压压力为120-180kgf/cm2,时间为1-3秒;
7)微开模具0.5-1秒,让加压时产生的气体排出;
8)排气后再合模加压,加压压力为120-180kgf/cm2,时间为30-50秒,开模后便得到贴花加金的密胺餐具。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加工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排放时间的控制使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得到充分排放;避免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身体产生的损害。但存在以下缺陷:餐具上的花纸需要人工在密胺初制品成型后一个个放置在对应的位置,此时压塑机上模具悬停在压塑机顶部,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能源,降低了生产效率。密胺单个制品的压制过程不过几分钟,若贴花效率有所提高,将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丞奉密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丞奉密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39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胺餐具生产工艺
- 下一篇:成型模、树脂成型装置及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