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2082.2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9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江荣方;刘桂林;吴刚;赵建;詹水华;鞠贵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附冷凝器 吸附单元 苯系物 尾气处理系统 喷淋吸收塔 底部入口 吸附柱 真空泵 再生 达标排放 管道连接 喷淋吸收 塔顶出口 运行费用 冷却器 喷淋液 吸附塔 吸收液 冷凝 喷淋 脱附 吸附 回收率 冷却 尾气 投资 | ||
1.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淋吸收塔(1)、吸附单元、吸附柱再生真空泵(4)和脱附冷凝器(5),所述喷淋吸附塔(1)内的喷淋液通过吸收液冷却器(6)冷却,所述喷淋吸收塔(1)塔顶出口通过管道(6)连接吸附单元底部入口,所述吸附单元底部入口与脱附冷凝器(5)连接,所述吸附柱再生真空泵(4)设置在脱附冷凝器(5)与吸附单元之间或脱附冷凝器(5)之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设有一个或多个吸附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设有第一吸附柱(2)和第二吸附柱(3),所述第一吸附柱(2)和第二吸附柱(3)并联设置,所述喷淋吸附塔(1)内的喷淋液通过吸收液冷却器(6)冷却,所述喷淋吸收塔(1)塔顶出口通过管道(6)分别连接第一吸附柱(2)底部入口和第二吸附柱(3)底部入口,所述第一吸附柱(2)底部入口和第二吸附柱(3)底部入口还分别与吸附柱再生真空泵(4)连接,所述吸附柱再生真空泵(4)与脱附冷凝器(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设有多层填料,从下到上依次是除水层、一级除有机物层和二级除有机物层,所述除水层填充吸水分子筛,所述一级除有机物层填充疏水硅胶和疏水沸石分子筛,所述二级除有机物层填充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分子筛、疏水硅胶和疏水沸石分子筛混合物、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2:10:2-3,其中疏水沸石分子筛和疏水硅胶的重量比为1:2-4。
6.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系统,其苯系物尾气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喷淋液经过吸收液冷却器冷却到7-10℃,从喷淋吸收塔塔顶喷淋下来,苯系物尾气从喷淋吸收塔塔底进入喷淋吸收塔与喷淋液进行传质传热交换后,90%以上的苯系物尾气被吸收后从塔底排出,通过精馏分离后回收各组分物料;
步骤二、其余未被吸收的苯系物尾气从塔顶排出,通过管道进行夹套保冷进入吸附单元进行进一步吸附;
步骤三、当吸附单元吸附饱和后,进行真空脱附;
步骤四、脱附下来的有机物经过脱附冷凝器回收,达标尾气经各吸附柱顶部排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当吸附单元设有第一吸附柱和第二吸附柱时,第一吸附柱吸附饱和后,切换到第二吸附柱进行吸附,此时第一吸附柱处于脱附再生状态,对第一吸附柱进行真空脱附,所述第一吸附柱和第二吸附柱交替进行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冷凝器的尾气出口温度控制在6-7℃。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单元采用列管式、翅片式、列管式和翅片式组合换热,吸附时吸附柱内温度为15-25℃,脱附时吸附柱内温度为25-5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苯系物尾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液为乙苯、多乙苯、现场精馏残液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良低碳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20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氨气回收利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混合气中深度脱除二氧化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