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外包解密的密文定长的加密传输机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1338.8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1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苏清健;屠袁飞;邹明霞;尚钰焜;孙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文 工业控制系统 加密传输机制 解密 定长 验证 可信第三方 存储开销 计算开销 加密领域 加密算法 解密技术 解密数据 明文数据 授权中心 数据用户 系统通信 公有云 恒定的 机密性 私有云 有效地 加密 消耗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包解密的密文定长的加密传输机制,涉及属性加密领域,包括授权中心、工业控制系统、数据用户、公有云和私有云。本发明利用属性基加密算法,对工业控制系统中的明文数据进行了加密,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使用了带验证的外包解密技术,将大量计算开销外包给可信第三方,降低了用户端的计算消耗,同时,还可以对解密数据的正确性进行验证;此外,恒定的密文长度,即减轻了用户端的存储开销,也极大节约了系统通信代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性加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控制系统额辅助加密传输机制。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ICS)和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加速融合,原本独立、封闭的工控系统开始使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行数据的存储及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工控系统面临着来自外部网络的多种威胁,如恶意入侵、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等,最知名的是2010年伊朗“Stuxnet”病毒事件。在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中,数据以明文形式进行传输,如果将明文数据直接发送并存储到云平台,则可能导致数据面临泄露、被篡改等威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近年来,世界各国均提出了一些极具参考意义的指标和安全实践指南,我国也颁布了《网络安全法》,提出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为保障工业数据的机密性,加密无疑是一种有效方案。然而,由于工控系统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将密码学工具应用其中,在保护数据机密性的同时,还要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可用性。此外,仅靠传统“一对一”的加密手段无法实现云计算环境下数据的灵活访问控制功能,对用户身份的动态变化适应性也不够。为了适应开放网络环境下资源保护所面临的细粒度控制策略、安全等需求,人们提出了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Attribute-basedencryption,ABE),与传统的一对一的加密算法不同,派生于分布式计算的ABE采用一对多的加密方式,可为用
为了适应开放网络环境下资源保护所面临的细粒度控制策略、安全等需求,人们提出了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Attribute-based encryption,ABE),与传统的一对一的加密算法不同,派生于分布式计算的ABE采用一对多的加密方式,可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访问方式。
在标准CP-ABE方案中,密文长度随着访问策略的复杂度而增加,用户在解密过程中需运行的双线性对运算、指数运算的次数也随之增加,从而一方面导致用户端的解密开销增大,另一方面需要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为此,Doshi从密文长度恒定这一角度入手,提出了一种密文定长的CP-ABE算法,减小了用户的存储及解密开销。同样,也有学者采用可验证外包计算的方法来降低用户端解密开销,与标准方案相比实用性更好。
发明内容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数据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外包解密的密文定长的加密传输机制。本发明采用具有灵活访问策略的CP-ABE加密算法,同时将可验证外包解密和恒定密文长度两种加密体制相结合,将复杂的解密计算外包给可信第三方PrC,既减轻了用户端的计算开销,也降低了用户端的存储开销。
CP-ABE加密算法满足双线性映射的性质。设G1和G2是两个阶为素数p的循环群,g是G1的生成元,定义双线性映射e:G1×G1→G2满足如下条件:
双线性性:对任意的a,b∈Zp,满足e(ga,gb)=e(g,g)ab。
非退化性:存在g∈G1,使得e(g,g)≠1。
可计算性:对任意都能有效计算出e(u,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1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