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和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832.2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卫;刘丽颖;张松;孙海洋;苏杨;侯礼麒;文博;肖家治;沈国平;杨朝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15/10 | 分类号: | G01N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液 检测装置 颗粒检测 样品池 检测 参数信息 化工分析 颗粒粒度 颗粒球形 图像分析 载物单元 种检测 盛放 图像 配置 | ||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悬浮液中的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
载物单元(12),所述载物单元(12)具有能够分别盛放预定量的待测悬浮液的多个样品池(120);以及
检测单元(14),所述检测单元(14)配置为能够获取相应的所述样品池(120)内的待测悬浮液的图像并根据所获取的图像分析得到所述样品池(120)中的待测悬浮液的参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单元(12)包括样品盛放组件(122)和用于支撑所述样品盛放组件(122)的支架(124),其中:
所述样品盛放组件(122)包括样品盛放板(121),所述样品盛放板(12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形成为所述样品池(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槽呈矩阵式分布于所述样品盛放板(121);和/或
所述支架(124)设置为能够带动所述样品盛放组件(122)在水平面内和/或竖直面内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盛放组件(122)包括基板(125)和盖板(127),所述样品盛放板(121)夹持在所述基板(125)和所述盖板(127)之间,所述样品盛放组件(122)还包括能够将所述样品盛放板(121)、所述基板(125)和所述盖板(127)彼此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具有能够避让所述样品池(120)的避让孔的第一夹持框(126)和第二夹持框(128),所述基板(125)和所述盖板(127)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框(126)和所述第二夹持框(128)之间,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穿设并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框(126)和所述第二夹持框(128)的紧固件(12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25)、所述盖板(127)和所述样品盛放板(121)均为透明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14)包括:
光学显微镜(140),所述光学显微镜(140)设置于所述载物单元(12)的上方;
摄像元件(142),所述摄像元件(142)与所述光学显微镜(140)相连且能够将呈现于所述光学显微镜(140)的待测悬浮液的光学成像转换为数字图像;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144),所述图像处理单元(144)与所述摄像元件(142)相连且能够处理分析相应的数字图像并得到待测悬浮液的参数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1)包括设置于所述载物单元(12)下方的投射光源(10)。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获取的图像的视野面积、所述视野面积中的颗粒数、颗粒直径和颗粒球形度。
10.一种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中的检测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1)检测悬浮液中的颗粒,所述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取多组预定量的待测悬浮液并将多组预定量的待测悬浮液分别盛放到多个所述样品池(120)中;
步骤S20、利用所述检测单元(14)获取相应的所述样品池(120)内的待测悬浮液的图像并根据所获取的图像分析得到所述样品池(120)中的待测悬浮液的参数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获取的图像的视野面积、所述视野面积中的颗粒数、颗粒直径和颗粒球形度;所述悬浮液中的颗粒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22、在获得所述参数信息后利用下述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待测悬浮液中的颗粒总体积浓度百分数、颗粒粒度分布以及颗粒球形度:
待测悬浮液体积=液膜厚度×视野面积;
颗粒总体积浓度百分数:
颗粒总体积浓度百分数=(各样品池中的颗粒体积之和/各样品池中的待测悬浮液体积之和)×100%,其中,单个颗粒体积=(4/3)π×(颗粒直径/2)3;
颗粒粒度分布:
颗粒粒度百分数=(各样品池中的相应直径范围内的颗粒个数之和/各样品池中的总颗粒个数之和)×100%;
颗粒球形度:
颗粒球形度=(各样品池中的颗粒球形度之和/各样品池中的总颗粒个数之和)×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8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