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承载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30768.8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晋乾;彭俊伟;刘府生;孙宏林;朱书念;沈峥;董同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7/00 | 分类号: | G01F7/00;G01W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刘欣;张颖玲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量 承载箱 滑动带 滑坡 承载结构 子底板 子箱体 实时测量装置 地下水 测量 引水口 测量装置 分布特征 关键参数 过滤材料 空间限制 排水廊道 实时空间 实时数据 滤水孔 连通 治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载结构,用于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实时测量装置,所述承载结构包括用于放置过滤材料的承载箱;所述承载箱包括至少两个可以相互层叠的子承载箱;每个所述子承载箱包括子箱体和设置在所述子箱体一端的子底板;所述子箱体远离所述子底板的一端具有子引水口,所述子底板上具有与所述子引水口连通的多个子滤水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滑坡滑动带排水量的实时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采用本发明,可以获悉滑坡滑动带地下水的实时空间分布特征。该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不受排水廊道内的空间限制,获取的排水量实时数据可以对滑坡治理提供关键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承载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约75%的地质灾害为滑坡灾害,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形成滑坡灾害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地下水的活动起着关键作用。地下水水位的变化与滑坡体变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降雨量较大或连续降雨期间,滑坡体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上升,滑坡体变形明显,因此,在滑坡治理中,对滑坡进行地表和地下排水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工程措施,其可有效的降低地下水水位,进而减缓滑坡体的变形。而在排水处理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排水量是预测滑坡变形和评价排水效果的关键参数。
现有技术中,测量地下水排水量的方式是在排水廊道的集水沟尽头设置测流堰,以测定滑带土地下水的出流量。但是,此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只能测定排水廊道整体排水量,无法获悉滑坡滑动带地下水不同段落和不同部位的空间与时间分布特征;2、需要人工测量水位,实现实时监测存在诸多困难,费时费力,无法做到自动预测和评价;3、当出水量较小时,测量精度不够,甚至无法测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的测量方法、装置及承载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测量滑带土地下水排水量的方式无法获悉滑坡滑动带地下水的实时空间分布特征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承载结构,用于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测量装置,所述承载结构包括用于放置过滤材料的承载箱;
所述承载箱包括至少两个可以相互层叠的子承载箱;每个所述子承载箱包括子箱体和设置在所述子箱体一端的子底板;
所述子箱体远离所述子底板的一端具有子引水口,所述子底板上具有与所述子引水口连通的多个子滤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集水漏斗;
在相互层叠的所述子承载箱中,所述集水漏斗的一端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子承载箱的所述子底板上的所述多个子滤水孔连通,所述集水漏斗的另一端与测量装置中的测量组件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子承载箱中至少有一个为备用的子承载箱;
所述备用的子承载箱可以替代其它所述子承载箱中的任意一个。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结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分层设置有多个容纳空间;
相互层叠的所述子承载箱以及测量装置中的测量组件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中。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滑坡滑动带地下水排水量的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过滤材料、测量组件和上述所述的承载结构;
在相互层叠的所述子承载箱中,所述测量组件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子承载箱的所述子底板上的所述多个子滤水孔连通;
所述过滤材料放置在层叠后的至少一个所述子承载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材料包括过滤砂,所述过滤砂包括至少两种规格,每种规格的所述过滤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30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