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7182.6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0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姝姝;余俊月;姜仁华;周洲;刘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3/28;H02K1/16;H02K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施昊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串联式 无刷励 磁电机 | ||
1.一种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励磁绕组、转子感应绕组、转子直流励磁绕组和三相功率绕组;所述定子励磁绕组均匀安放在定子槽中,在通入直流励磁电流后,定子励磁绕组在气隙中建立静止的励磁磁场;所述转子感应绕组缠绕在转子齿上,用于感应定子励磁绕组产生的静止励磁磁场,转子感应绕组的元件个数与转子齿的数量相等,在转子感应绕组的各个元件中,转子感应电势相差180˚的两个元件异名端串联,转子感应电势同相的两个元件同名端串联,串联后的转子感应绕组元件的感应交流电流经全波整流后为转子直流励磁绕组提供直流电;所述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缠绕在转子齿上,相邻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元件的绕线方向相反,各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元件串联,转子齿通过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磁化为NS交替的转子极,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极对数与定子励磁绕组形成的极对数呈偶数倍关系;所述三相功率绕组均匀安放在定子槽中,三相功率绕组的极对数与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极对数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转子铁芯上安放永磁体,永磁体形成的极对数与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的极对数相等;电机起动时,永磁体产生的绝大部分磁通通过转子铁芯短路,剩余磁通穿过气隙与三相功率绕组匝链;当往定子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电时,转子直流励磁绕组产生的电流的磁场改变了永磁体原短路磁通的方向,使得这部分磁通与转子直流励磁绕组电流产生的磁通共同进入气隙,在三相功率绕组上感应出电动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定子铁芯上安放永磁体,其产生磁场的功能与定子励磁绕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为隐极结构或凸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感应绕组和转子直流励磁绕组为集中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功率绕组为任意形式的交流绕组,包括集中绕组和分布绕组,单相绕组和多相绕组,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应串联式无刷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为内转子结构或外转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71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