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数据存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6653.1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勇;刘友盛;李康养;彭建;王通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驱动器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外部存储器 数据存贮 特征参数 挂载 加载 读取 数据管理 工作模式 数据传输 数据文件 提升系统 引导系统 光器件 光驱动 混用 可用 内核 上电 源光 写入 个性 检测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数据存贮方法,包括步骤:上电,加载内核;检测所述外部存储器的是否挂载;根据所述外部存储器的挂载状态,读取所述光驱动器可用的特征参数;将所述特征参数写入所述光驱动器;加载光驱动数据文件到所述光驱动器;引导系统进入工作模式。本发明不仅解决了无源光网络EPON/GPON设备中光器件的差异混用,而且增强了不同器件的差异个性数据管理及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并进一步提升系统内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数据存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有线接入方式逐步被光网络接入所更替。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机顶盒、高清4K的业务模式日益发展,网络接入方式从电话线、同轴接入、无线4G、5G到光纤接入经历了多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接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特别是,随着这十几年光网络技术的普及,光纤的接入已经成为一种最为常用的接入方式。从EPON(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技术)接入到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接入,以及10GPON,WDM(波分复用)等网络技术演进,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EPON(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混合接入,产品形态发展从:SFU,HGU,悦Me,智能网关、融合网关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业务需求不断升级,AI,大数据、分布式,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应用提供支撑,同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效率及传统网络的升级,及国家大力降费的力度,对光网络终端需求量剧增,对终端性价比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的优化产品特性,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推动行业水平。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高速发展以及技术成熟,促使更多的网络应用场景延伸,对产品要求也是竞争力提供挑战,为满足业务需求,市场不断推出差异化的光器件GPON(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模块、EPON(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给无源光网络提供光电转换应用更加的灵活,对设备光驱动数据规范化配置管理差异化的光器件提出要求,光网络产品依托于光驱动器进行光器件的光电转换,不同光器件的个性化数据特性决定光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及稳定性,需要进行管控,从而发挥产品的最佳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数据存贮方法,可实现差异化光驱动器混用光器件,实现现有光网络设备向后兼容的功能,并且可以实现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的扁平化接入。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络设备的数据存贮方法,所述光网络设备包括光驱动芯片和光驱动器,所述光驱动芯片挂载有外部存储器,包括以下步骤:
上电,加载内核;
检测所述外部存储器的是否挂载;
根据所述外部存储器的挂载状态,读取所述光驱动器可用的特征参数;
将所述特征参数写入所述光驱动器;
加载光驱动数据文件到所述光驱动器;
引导系统进入工作模式。
上述方法中,所述检测外部存储器的挂载状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外部存储器是否处于在线状态,和/或
检测所述外部存储器中是否存在所述特征参数。
上述方法中,所述根据外部存储器的挂载状态,读取所述光驱动器可用的特征参数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若所述外部存储器处于在线状态,且外部存储器中存在所述特征参数,则直接从所述外部存储器中读取所述特征参数;
若所述外部存储器不处于在线状态,或外部存储器中不存在所述特征参数,则加载光器件映射表,并将所述光驱动器可用的特征参数写入所述光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66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