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5411.0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9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旭;刘冰;范鹏飞;覃毅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4/02;H04W4/42;H04W36/00;H04W76/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第一MEC服务器,第一MEC服务器与位于目标列车行驶方向且与第一MEC服务器相邻的第二MEC服务器连接,第一MEC服务器与目标列车上的第一用户终端建立TCP连接,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列车所处的第一位置;当获取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基准位置时,向第二MEC服务器发送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TCP连接状态信息,第一基准位置为预设的目标列车的行驶路线上、且位于第一MEC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位置,以使目标列车驶入第二MEC服务器对应的第二基站覆盖范围后,第二MEC服务器根据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TCP连接状态信息与第一用户终端建立TCP连接。采用本申请可以防止网络服务的中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高速铁路的普及,高铁列车上的乘客对于网络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高铁列车行驶速度很快,普遍可达350千米/小时(km/h)以上,因此,传统通信网络常常会出现丢包或断开连接的现象,导致乘客的网络体验较差。为此,技术人员在各个基站分别部署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使得互联网业务下沉到基站,从而改善当前高铁的网络服务质量。
由于MEC服务器部署在基站,高铁列车上的用户终端对MEC服务器的业务访问被限制在当前接入的基站。随着列车的高速移动,当用户终端从当前接入的第一基站对应的第一基站覆盖范围移动到第二基站对应的第二基站覆盖范围时,用户终端需要与第二基站的MEC服务器建立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连接,由于建立TCP连接需要重新协商TCP连接状态信息,因此,建立TCP连接的时长较长,从而导致用户终端的网络服务被中断,严重影响乘客的网络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防止网络服务的中断。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MEC服务器,所述第一MEC服务器与位于目标列车行驶方向且与所述第一MEC服务器相邻的第二MEC服务器连接,所述第一MEC服务器与所述目标列车上的第一用户终端建立TCP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所处的第一位置;
当获取到的第一位置为第一基准位置时,向所述第二MEC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TCP连接状态信息,所述第一基准位置为预设的所述目标列车的行驶路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MEC服务器对应的第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位置,以使所述目标列车驶入所述第二MEC服务器对应的第二基站覆盖范围后,所述第二MEC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TCP连接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建立TCP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到的第一位置为第二基准位置时,向所述第二MEC服务器发送TCP连接切换请求,所述TCP连接切换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基准位置为所述行驶路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基站覆盖范围内的预设位置;
接收所述第二MEC服务器发送的TCP连接切换成功响应,所述TCP连接切换成功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标识;
断开与所述第一用户终端的TCP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列车的第一速度;
确定预设的同步时长与所述第一速度的乘积,作为同步距离,并确定预设的切换时长与所述第一速度的乘积,作为切换距离;
根据所述切换距离和所述第一基站覆盖范围与所述行驶路线的第一交点,确定第一基准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25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