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oSi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9908.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0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李妤婕;平昱航;付立顺;商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岗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2/184 | 分类号: | C01B32/184;C01B32/194;C04B35/58;C04B35/64;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osi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一种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S2制备三维石墨烯水凝胶;S3干燥三维石墨烯水凝胶得到三维石墨烯泡沫;S4将微米MoSi2、微米SiO2和微米H3BO3的混合物填充在三维石墨烯孔道内;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复合物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得到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且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吸波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三维石墨烯具有重量轻、密度小、柔性好、多孔结构等优异特点,有望解决现有航空航天、电子设备等用吸波材料存在密度高、厚度大等难题,但单一的三维石墨烯力学性能较差、吸波效果不突出。将微米粒子与石墨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共混可以获得功能性复合材料,但石墨烯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复杂,且现有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不理想或不耐高温,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力学性能好、耐高温性能好以及吸波性能好的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氧化石墨烯水溶液;S2制备三维石墨烯水凝胶;S3干燥三维石墨烯水凝胶得到三维石墨烯泡沫;S4 将微米MoSi2、微米SiO2和微米H3BO3的混合物填充在三维石墨烯孔道内; S5将步骤S4中得到的复合物在惰性气氛中烧结得到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MoSi2:SiO2:H3BO3为(20~70):(10~ 30):(3~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按质量分数计,三维石墨烯泡沫:MoSi2为 1:(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微米MoSi2的平均粒径为0.1~10um,微米 SiO2的平均粒径为0.1~10um,微米H3BO3的平均粒径为0.1~10um。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浓度为1mg/ml~ 10mg/m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为水热法制备三维石墨烯水凝胶,其中,按质量分数计,氧化石墨烯:还原助剂为1:(2~5)。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为冷冻干燥工艺得到三维石墨烯泡沫,其中,冷冻温度为-40℃~-20℃,冷冻时间为10h~24h;冷冻结束后采用3~6℃/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40℃~60℃,干燥时间24h~72h。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包括(1)去除三维石墨烯泡沫表面的致密层,从而得到底部致密中间孔道疏松的三维石墨烯泡沫;(2)将微米 MoSi2、微米SiO2和微米H3BO3的混合物直接填充至三维石墨烯孔道内或将混合物通过溶剂分散后填充至三维石墨烯孔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中的烧结温度为600℃~1500℃。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由上述或下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MoSi2-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在吸波材料或隐身材料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岗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深圳光启岗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9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