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鱼腹梁系统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7311.3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0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峻;沙敏军;赵骏强;侯玉欣;周金星;张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湘舟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件 钢绞线 鱼腹梁 转动轴 撑梁 滑槽 线管 铰接连接 调整座 转动座 预应力钢绞线 背向设置 工程造价 滑槽配合 两端固定 施工进度 使用寿命 危险系数 断丝 滑杆 施工 磨损 施加 应用 | ||
1.一种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滑槽(1),其数量为两个,所述钢滑槽(1)为C形构件,两个钢滑槽(1)背向设置在H型钢撑梁(5)的H型槽中;
滑件(2),包括与钢滑槽(1)配合的滑杆(21);
转动轴(3),插设在滑件(2)中并与滑件(2)铰接连接;
通线管(4),套设在钢绞线(6)外,所述通线管(4)靠近H型钢撑梁(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座(7),所述转动座(7)与转动轴(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通过转动轴(3)与滑件(2)铰接连接,进而将通线管(4)与滑件(2)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件(2)还包括T形转接件(22),所述T形转接件(22)的转接件竖板(221)的两端分别与滑杆(2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T形转接件(22)的转接件横杆(222)上远离转接件竖板(221)的一端开设有与转动轴(3)配合的转动轴连接孔(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滑槽(1)的滑槽底板(11)上沿钢滑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滑槽底板连接孔(12),所述钢滑槽(1)通过滑槽底板连接孔(12)和高强螺栓与H型钢撑梁(5)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滑槽(1)的滑槽侧板(13)上沿钢滑槽(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边卡口(14),所述滑杆(21)上靠近滑槽侧板(13)的一侧开设有滑杆侧开口(211),所述滑杆侧开口(211)中活动连接有与边卡口(14)配合的卡柱(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上与滑槽底板(11)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支撑螺纹口(212),所述支撑螺纹口(212)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13),所述螺纹杆(21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卡柱推动机构,所述卡柱推动机构的底端与卡柱(2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推动机构包括螺纹杆支座(214)和推杆(215),所述螺纹杆支座(214)与螺纹杆(213)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推杆(215)的顶端与螺纹杆支座(214)铰接连接,推杆(215)的底端与卡柱(23)铰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15)的底端连接有定位轴(219),所述卡柱(23)上靠近螺纹杆支座(21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柱连接座(218),所述卡柱连接座(218)为中空结构,卡柱连接座(218)上开设有与定位轴(219)配合的定位孔(220),所述推杆(215)通过定位轴(219)与卡柱连接座(218)的定位孔(220)铰接连接,进而将推杆(215)的底端与卡柱(23)铰接连接。
8.一种鱼腹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受力梁(8)、钢绞线(6)、角座(9)、以及连接在H型钢受力梁(8)和钢绞线(6)之间的骨架,所述角座(9)连接在H型钢受力梁(8)的外侧两端,所述钢绞线(6)的两端伸入角座(9)中并用锚具(10)固定连接,所述骨架包括:
H型钢撑梁(5),包括多根长短不一的H型钢,所述H型钢撑梁(5)水平间隔连接在H型钢受力梁(8)的外侧翼缘板上,所述H型钢撑梁(5)的外端通过上述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鱼腹梁钢绞线与撑梁的调整座与钢绞线(6)活动连接;
钢系杆(111),水平连接在相邻两根H型钢撑梁(5)之间;
钢外撑(112),水平连接在H型钢撑梁(5)与H型钢受力梁(8)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73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厚松散填石层咬合桩一荤二素组合式成桩方法
- 下一篇:钢支撑伺服系统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