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的环己烯二酮类除草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6348.4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8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江;林建海;楚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鑫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22 | 分类号: | A01N43/22;A01N35/1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桑海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芸苔素内酯 环己烯 类化合物 二酮类化合物 除草组合物 质量百分比 二酮 除草剂 禾本科杂草 环己烯酮类 生长调控 增效作用 烯草酮 烯禾啶 肟草酮 传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的环己烯二酮类除草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组分A和组分B;所述的组分A为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其质量百分比为0.0001%‑1%;所述的组分B为环己烯二酮类化合物,所述环己烯二酮类化合物是由烯草酮、烯禾啶、肟草酮的一种,其质量百分比为1‑50%。余量为辅助成分;本发明利用环己烯酮类化合物的内吸传导作用和芸苔素内酯生长调控作用结合,使得该除草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尤其对禾本科杂草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的环己烯二酮类除草组合物。
背景技术
单一使用某种除草剂已很难控制多种混生杂草的危害。因此,除草剂的组合即混用/混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烯草酮,分子式:C17H26ClNO3S。它是一种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有优良的选择性,对禾本科杂草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双子叶作物安全。茎叶处理后经叶迅速吸收,传导到分生组织,在敏感植物中抑制支链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使其细胞分裂遭到破坏,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活性,使植株生长延缓,施药后1-3周内植株退绿坏死,随后叶灼伤干枯而死亡,对大多数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效。
烯禾啶,分子式:C17H29NO3S,它是一种选择性强的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能被禾本科杂草茎叶迅速吸收,并传导到顶端和节间分生组织,使其细胞分裂遭到破坏。由生长点和节间分生组织开始坏死,受药植株3天后停止生长,7天后新叶褪色或出现花青素色,2-3周全株枯死。该剂在禾本科与双子叶植物间选择性很高,对阔叶作物安全。
肟草酮,分子式:C20H27NO3;它是一种新型的上下传导型禾本科环己烯酮类杂草除草剂,对防除禾本科杂革具高度选择性,表现为药剂途经茎叶后迅速被槽株吸收,并转移到根系和生长点,在此抑制新的生长,杂草失绿后变色枯死;肟草酮具内吸性,在植株体内可上下传导,破坏杂革分裂组织。
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分子式:C28H48O6,是一种新型甾醇类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内,具有使植物细胞分裂和延长的双重作用,促进根系发达,增强对水肥的吸收,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受精,保花保果,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抗寒、抗旱、抗盐碱等抗逆性,减轻药害,增加抗病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的环己烯二酮类除草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组分A和组分B;组分A的质量百分比为0.0001-1%,组份B的质量百分比为1-50%,余量为辅助成分;
所述的组分A为芸苔素内酯类化合物,所述芸苔素内酯是由24-表芸苔素内酯、28-表高芸苔素内酯、28-高芸苔素内酯、混表芸苔素内酯、25-甲基芸苔素内酯、丙酰芸苔素内酯和14-羟基芸苔素甾醇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所述的组分B为环己烯二酮类化合物,所述环己烯二酮类化合物是由烯草酮、烯禾啶、肟草酮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辅助成分包括助剂,其余为溶剂、软化水或填料,或者是溶剂和软化水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剂、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丙烯酸均聚物盐、丙烯酸共聚物盐、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所述润湿剂选自下述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拉开粉BX、十二烷基硫酸钠、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鑫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鑫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3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