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6103.1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蔡佳姝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F24F11/89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体 空调 热量 回收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利用热量回收利用设施,吸收分体空调排向大气的热量,加热保温储水罐内的水体,产生热水,以供洗澡、洗菜等生活用水,减少了能源消耗,分体空调热量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城市聚居区夏季分体空调的外排热量,降低了城市大气温度,减少了夏季能源消耗量,解决了分体空调导致的气温上升及热量浪费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用分体空调逐渐普及。目前,大量的空调在炎热的夏季使用中,向空气中排入大量的热量,导致周围气温升高,提高了室内室外温度梯度,加大了室内温度降低的难度,需消耗更多的能源。空调的使用,是人口聚居区(城市)夏季气温升高的根源之一。如何解决空调热量利用的问题是当今社会各界亟须解决的问题。
夏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热水来洗澡、洗菜。家用热水器供热水,需消耗能源。本发明解决家用分体空调制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利用问题,以减小大气环境污染、减小大气温升,节能减排,以改善城市温度环境。空调制冷时,房间内热量排向大气,导致城市大气温度上升,室内外温度梯度加大,热传导速率增大,需要更多的制冷量保证室内保持在舒适的温度;环境温度的升高,导致大气温度的舒适度降低。利用热量回收利用设施,吸收空调排向大气的热量,加热保温储水罐内的水体,产生了热水,以供洗澡、洗菜等生活用水,减少了能源消耗,减少了环境温度的热污染。分体空调热量回收处理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城市夏季外排热量,降低了城市大气温度,减少了夏季能源消耗量,解决了分体空调导致的气温上升及热量浪费问题,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及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客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利用分体空调室外机排出的热量加热自来水形成热水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包括
保温储水罐,保温储水罐上设置有热水出水管和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与室内用水管路连通,冷水进水管与市政自来水管连通,保温储水罐还设置有与室内下水管路连通的排出水管路,排出水管路上连接有减压阀;
空调外机,空调外机内设置有机电部和热交换部,机电部与热交换部电连接,热交换部与保温储水罐之间通过一个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进水管还通过电子控制阀与保温储水罐和冷水进水管连通;
水泵,水泵连接在进水管上。
所述的热交换部包括壳体、冷凝器、毛细水管和变压器油,冷凝器设置在壳体内且与机电部电连接,毛细水管均匀分布在冷凝器四周,毛细水管的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毛细水管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壳体内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都进行密封处理,且壳体内还填充有没过于毛细水管的变压器油。
所述的电子控制阀包括第一电子控制阀和第二电子控制阀,进水管连接在保温储水罐的底部,且进水管靠近保温储水罐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二电子控制阀,进水管与冷水进水管连通的管路上连接有第一电子控制阀。
所述的冷水进水管与保温储水罐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进水阀。
所述的出水管与保温储水罐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逆止阀。
所述的出水管连接在保温储水罐的中上部,且低于保温储水罐上的热水出水管的连接位置。
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分体空调热量回收系统,先将保温储水罐内充满水,然后关闭进水阀和第一电子控制阀,打开第二电子控制阀,空调开始运行,空调内的冷凝器散热,冷凝器散发的热量通过变压器油传导给毛细水管,降低冷凝器的温度,加热毛细水管内的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蔡佳姝,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蔡佳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6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