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3633.0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吴桐;苗圃;杨雪;郑展展;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9/12 | 分类号: | E21D9/12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支撑 平台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平台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隧道里不停的移动施工架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且普通的支撑架不好固定,容易侧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发明包括中支撑装置,中支撑装置两侧对称设有左支撑装置和右支撑装置,所述的中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上设有剪叉式升降架,剪叉式升降架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的支撑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剪叉式伸缩架,所述的剪叉式伸缩架下部与左支撑装置或右支撑装置连接。本发明不需要前后、左右移动支撑平台,沿轨道行走,一个支撑平台,可以完成隧道内顶部大部分的装潢需求,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车或地铁隧道施工开挖和隧道衬砌完成后,需要对隧道内部进行装潢,如粉刷、走线等工作,但是由于隧道上侧面为弧形面、下底面为平面,部分弧形面与平面连接处采用斜面过度;采用斜面过度的隧道大都内径较大,需要在隧道顶部进行装潢施工时,往往是采用普通的施工架来回左右、前后移动,不停的移动施工架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且斜面过度处普通的支撑架不好固定,容易侧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隧道支撑架的移动和固定成为一项阻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隧道里不停的移动施工架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且普通的支撑架不好固定,容易侧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施工安全、移动方便的隧道施工用支撑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支撑平台,包括中支撑装置,中支撑装置两侧对称设有左支撑装置和右支撑装置,所述的中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所述的底部支撑架上设有剪叉式升降架,剪叉式升降架上设有支撑平台;所述的支撑平台两侧分别设有剪叉式伸缩架,所述的剪叉式伸缩架下部与左支撑装置或右支撑装置连接。
所述的左支撑装置包括底部斜板和底部平板,底部斜板和底部平板一侧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调平架连接;所述的底部平板上设有丝杠电机,丝杠电机的丝杠上设有侧支架,侧支架的上端与剪叉式伸缩架下部连接;所述的底部斜板与底部支撑架铰接连接。
所述的侧支架包括若干个侧支架单元,剪叉式伸缩架下部和侧支架单元下部均设有快插连接座、侧支架单元上部设有与快插连接座相配合的螺纹杆,所述的快插连接座包括外环座和内环座,所述的内环座包括若干个弧形块,所述的外环座下部设有环形底板、上部设有环形盖板,外环座上设有T型槽和T型杆,T型杆一端固定在弧形块上、另一端伸进T型槽内;T型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弧形块上、另一端与外环座内壁连接。
所述的内环座上设有内螺纹,螺纹杆上的外螺纹与内环座上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杆上的外螺纹的前侧面为斜面、外螺纹的后侧面为直面或坡度小于前侧面的斜面;所述的T型杆外侧设有控制杆。
所述的丝杠上设有螺纹内筒,螺纹内筒内侧的内螺纹与丝杠上的外螺纹相啮合,螺纹内筒外侧设有限位键;所述的侧支架下部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包括左半环和右半环,左半环和右半环上部铰接连接、下部均设有耳板,与耳板相配合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的左半环和右半环上设有限位槽,限位键卡接在限位槽内。
所述的调平架包括上调节柱和下调节柱,上调节柱和下调节柱之间通过调节套筒连接,所述的上调节柱上端设有限位板、下端与调节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的下调节柱上端与与调节套筒螺纹连接、下端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的底部平板的下表面上设有T型槽,限位板伸进T型槽内。
所述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设有两个侧转筒,两个侧转筒之间设有中间转筒,侧转筒通过连板与下调节柱连接,中间转筒下部设有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下表面设有卡接齿I,所述的底部斜板的上表面设有卡接齿II,卡接齿I与卡接齿II卡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工学院,未经商丘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6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