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气泡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13454.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阮庆源;阮益鋐;阮证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庆源;阮益鋐;阮证隆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泡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设置在一供液装置的一端,其依序设置包含有:一进水单元、一出水单元、一进气沟槽以及一第一套筒,该进水单元包含多个第一通道贯穿该进水单元及贯穿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面;该出水单元包含多个第二通道贯穿该出水单元及贯穿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面,该第二连接面面向该第一连接面且部份相互靠置形成该进气沟槽,该进气沟槽包含一第三通道与环设周侧的一第一容室,其中,该第一容室具有一第一间距其长度不同于该第三通道所具有一第二间距;以及该第一套筒设置在出水单元相对该第二连接面的另一端,借此,该进气沟槽利用该第一容室与长度较短的该第三通道的设置,进而降低所需的负压压力而提高气液混合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尤指一种用以柔化水流并提高水流含气量及气泡细微度的微气泡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曝气机主要由帮浦、连通该帮浦的出水管、以及衔接该出水管的气液混合管所组成。该出水管口径自帮浦朝气液混合管方向渐缩,气液混合管包含有一衔接该出水管的导管,以及一连通外部空气的进气管,且导管的口径较出水管更大。当帮浦将水抽出并加压传送至出水管与导管的交界处时,水流将在进入导管后形成负压,负压将使外部空气自进气管被吸入气液混合管内,并与水流混合成气泡,将混合后的气泡水流导引至待洗涤物后,即能达成利用曝气净水进行冲洗、杀菌的目的。若用在冲洗蔬菜,含气量高的净水亦有分解农药的功效。
然而,现有曝气机结构的水流流经气液混合管时,其气泡体积是由进气管的容积与帮浦的水压所决定。又,帮浦的水压必须维持水流达到特定流速以上方能将空气吸入而形成气液混合。是以,使用者无法在任意水压或任意降低流速的前提下,利用现有曝气机结构来改变气液混合管内产生气泡的平均体积,所以用户需要较细密的气泡进行水质净化时,现有曝气机便无法满足其需求。此外,前述气泡混合装置所产生的气液混合液其含气量太低,且气泡体积较大,难以长时间维持气泡形状,同时需要搭配较大的水压才有机会产生有含气量的气液混合液,而且无法产出含有大量绵密气泡、颜色呈乳白色的气液混合液。是以,如何改善前述现有技术的缺失,实为业界亟欲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气液混合装置无法运用在低水压状态或输出的气液混合液其气泡量不足,以及气泡体积绵密度不足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气泡产生装置,是设置在一供液装置的一端,该微气泡产生装置包含:一进水单元、一出水单元、一进气沟槽、以及一第一套筒,该进水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一通道贯穿该进水单元,该进水单元受该第一通道贯穿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面;该出水单元,包含至少一第二通道贯穿该出水单元,该出水单元受该第二通道贯穿的一端设有一第二连接面,其中,该进水单元设置在该出水单元上,并使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彼此部份相互靠置,而形成该进气沟槽在该进水单元的该第一连接面与该出水单元的该第二连接面间,且该第二通道连通该第一通道,并使该进气沟槽连接外部空气至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该进气沟槽进一步是包含一第三通道与环设在该第三通道周侧的一第一容室,而该第一容室在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而该第三通道在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间具有一第二间距,其中,该第一间距的长度与该第二间距的长度不同;以及该第一套筒,设置在出水单元相对该第二连接面的另一端,该第一套筒平行一第一方向形成有一第一侧壁,该第一套筒一端平行一第二方向形成有一第一凸缘,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正交,其中,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部份相互靠置,而该第一容室在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而该第三通道在该第一连接面与该第二连接面间具有一第二间距,且该第一间距的长度与该第二间距的长度不同。
进一步地,该进水单元的该第一连接面朝该出水单元的该第二连接面方向凸设有一抵接部,该抵接部靠置在该第二连接面上,且该第三通道是环设该抵接部。
进一步地,该第一通道一端为一第一入水口而另一端为一第一出水口,该第一出水口位在该第一连接面端,且该第一通道是由该第一入水口朝该第一出水口方向渐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庆源;阮益鋐;阮证隆,未经阮庆源;阮益鋐;阮证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34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乃近杂质的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微细气泡发生喷嘴装置及水体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