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11785.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3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崔震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倍施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7B11/11;G06Q50/30;G06K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客运站 车辆信息 证照 进站 后台服务器 车辆到达 管理系统 安检 验证 服务终端系统 移动手持设备 身份证信息 乘客 查询 安检系统 操作流程 车票信息 后台数据 稽查系统 手持设备 数据传递 运营车辆 检查 出站口 出站 检票 闸机 打印 放行 改良 反馈 输出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包括进站安检系统:检查运营车辆上的RFID车辆信息,并输出安检结果;驾驶员自助证照检查、自助报班系统:检查驾驶员证照是否合格,并对驾驶员进行验证,证照和驾驶员验证合格后,进行车辆报班;人证票一致自助闸机检票系统:识别乘客身份证信息和/或有效车票信息,识别成功后进行放行操作;驾乘服务终端系统:当车辆进站后,查询后台服务器车辆信息,乘客登车;驾驶员将路单数据传递至后台服务器;出站稽查系统:车辆到达出站口后,通过后台数据获取车辆信息并反馈通知手持设备车辆到达预定通道;打印路单。本发明解决汽车客运站进站安检操作繁琐,留底查询麻烦等问题,采用移动手持设备改良操作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是打破传统汽车客运站运营流程,将其进站安检、车辆报班、乘客检票、司机路单确认、出站稽查贯穿起来,重新梳理工作流程,建立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运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客运站进站安检操作繁琐,纸张浪费,留底查询麻烦等问题。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深化车站运营流程,简化工作人员操作步骤,减少纸张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新型智慧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包括进站安检系统、驾驶员自助证照检查、自助报班系统、人证票一致自助闸机检票系统、驾乘服务终端系统和出站稽查系统;
进站安检系统:检查运营车辆上的RFID车辆信息,并输出安检结果;
驾驶员自助证照检查、自助报班系统:检查驾驶员证照是否合格,并对驾驶员进行验证,证照和驾驶员验证合格后,进行车辆报班;
人证票一致自助闸机检票系统:识别乘客身份证信息和/或有效车票信息,识别成功后进行放行操作;
驾乘服务终端系统:当车辆进站后,查询后台服务器车辆信息,判断车辆是否正确驶入站台,如果车辆为正确驶入,乘客登车;驾驶员将路单数据传递至后台服务器;
出站稽查系统:车辆到达出站口后,通过后台数据获取车辆信息并反馈通知手持设备车辆到达预定通道;打印路单后进行相关出站检查,检查合格后,将检查结果保存到服务端。
作为优选方式,进站安检系统:车站工作人员向运营车辆通过RFID发卡程序发放车载RFID芯片,运营车辆驶入安检通道口,安装在安检通道口的RFID超高频设备自动感应车载RFID芯片,车辆信息推送至安检人员的移动手持终端,同时安检电子屏和语音广播显示和播放运营车辆正在安检信息;
安检人员安检完成后,在移动手持终端确认是否安检合格,并将车辆安检数据提交到后台服务器;安检情况(含安检不合格项目)通过安检电子屏和语音播报提示运营车辆。
作为优选方式,驾驶员自助证照检查、自助报班系统:驾驶员放置证件在RFID感应器上,通过RFID标签获取客运站系统发起数据请求,获取证件信息包含有效期,设置必须检查的项目,根据获取的RFID标签判断是否携带证件,首先证件判断是否携带完毕,携带完毕判断携带证件是否均为合格,如果通过则进行驾驶员计分检查,如不通过则提示证照检查不合格;
驾驶员计分检查步骤:通过RFID获取驾驶员信息,将驾驶员信息上传至计分检测系统数据对接,返回此驾驶员的计分信息,界面提示检查结果,不合格则不允许进行下一步操作,检查不合格;
驾驶员人脸比对步骤:证件计分均合格则进行驾驶员人脸比对,抓拍摄像头出现的驾驶员上传至比对服务比对,反馈比对结果,如果返回的结果为当班检查驾驶员则驾驶员检测通过,如果返回不是当班检测驾驶员则失败,判断车辆所有驾驶员合格为证照检查合格,合格后上传当班驾驶员现场照片存档用于后期查档检查驾驶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倍施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倍施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11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