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面盖板和柔性膜的贴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9721.3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3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成;吕城龄;钱陈杨;孟令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B29C6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面 盖板 柔性 贴合 工艺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盖板和柔性膜的贴合工艺,包括:将曲面盖板固定,将柔性膜设置于承载膜上,并固定住承载膜的两端,使柔性膜与曲面盖板的内表面正对设置;采用第一滚轮顶住承载膜中部的一初始位置,使柔性膜的中部与曲面盖板的中部先贴合,再使第一滚轮向曲面盖板一侧弧边区域移动一预设距离;再采用第二滚轮从初始位置向曲面盖板另一侧弧边区域移动;以及使第一滚轮向曲面盖板的所述一侧弧边区域继续移动,以使柔性膜和曲面盖板完全贴合;在整个贴合过程中,控制承载膜的相对两端向减小承载膜拉力的方向进行配合运动。该贴合工艺适用于多种形状曲面盖板上柔性膜的贴合,即使是较大弯曲弧度的盖板,也具有高贴合质量和高贴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柔性屏贴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面盖板和柔性膜的贴合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柔性屏的不断量产,柔性屏的应用将会在未来出现爆发性的增长。其中,如何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将柔性屏贴合到起保护作用的盖板玻璃上,尤其是曲面3D盖板玻璃上,成为了显示领域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竞争力。
目前,现有将柔性屏贴合到曲面盖板玻璃上的贴合方法为:在柔性屏下方设置一贴合部件,再通过一变形控制部件推动所述贴合部件向上运动,当柔性屏与曲面盖板玻璃内表面接触后,贴合部件发生变形逐渐填满弯折区域,从而推动柔性屏在弯折区域与盖板玻璃贴合。该贴合方法中,贴合部件的形状对贴合结果影响很大,当盖板玻璃的弯曲弧度变大时,很难保证贴合部件的变形能充满弯折区域,从而影响贴合质量;而且该方法通常需要验证多个贴合部件的设计,贴合试错的成本高,时间长。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屏幕较大弯曲弧度的外观需求,需要寻找一种更高效,更方便可靠的贴合方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盖板和柔性膜的贴合工艺,该贴合工艺利用两组滚轮沿着曲面盖板的内表面运动,使得柔性膜贴合到曲面盖板上,该贴合工艺适用于各种曲面盖板形状,尤其是较大弯曲弧度的盖板,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当盖板的弯曲弧度较大时难以满足贴合要求的问题。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曲面盖板和柔性膜的贴合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曲面盖板固定在一盖板固定件上,所述曲面盖板包括中部平直区域和相对两侧边缘的弧边区域;
将柔性膜设置于承载膜中部,采用承载膜固定装置固定住所述承载膜的两端,并使所述柔性膜与所述曲面盖板的内表面正对设置;
采用第一滚轮顶住所述承载膜中部的一初始位置,使所述柔性膜的中部与所述曲面盖板的中部先贴合,再使所述第一滚轮向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弧边区域移动一预设距离,压合所述柔性膜和所述曲面盖板;
再采用第二滚轮从所述初始位置向所述曲面盖板相对的另一侧弧边区域移动,压合所述柔性膜和所述曲面盖板;以及使所述第一滚轮向所述曲面盖板的所述一侧弧边区域继续移动,压合所述柔性膜和所述曲面盖板,以使所述柔性膜和所述曲面盖板完全贴合;
在整个贴合过程中,控制所述承载膜的相对两端向减小承载膜拉力的方向进行配合运动,以使所述承载膜承受的拉力在整个贴合过程中处于预设拉力范围。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延伸方向与所述曲面盖板具有弧边区域的一对边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曲面盖板具有弧边区域的一对边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为圆柱体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可在所述曲面盖板弧边区域的内表面移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的直径在2mm-5mm的范围内。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过程中,通过水平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沿水平方向移动,通过竖直位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沿竖直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9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迹回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零差分升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