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8867.6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8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元;弓玮;刘爽;王红昆;张迪;侯霞;郭小龙;史殿兴;于海;杨立国;黎国妹;郑海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11 | 分类号: | C07F9/11;C01B25/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力伏 |
地址: | 1101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回收 二乙酯 含磷酸 磷酸氢二钠 荧光增白剂 高温反应设备 磷酸三乙酯 操作过程 反应收率 反应条件 高温聚合 环保效果 焦磷酸钠 歧化反应 设备选型 酸化条件 酸性条件 反应器 减压 甲醇钠 酸化 废弃物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采用含磷酸二乙酯和甲醇钠的釜残为原料,在不经酸化条件下,直接减压高温歧化反应,生成磷酸三乙酯和磷酸氢二钠,然后磷酸氢二钠经高温聚合反应生成焦磷酸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工业回收方法,具有反应条件中性,不用考虑酸性条件下高温反应设备材质的选择,设备选型容易;所有反应可以在一个反应器内完成,操作过程少,易于工厂实现;没有酸化产生的盐,避免三废的生成;反应收率高,基本没有损耗;釜残全部转化为产品,没有废弃物,环保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具体以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为原料,通过减压高温歧化反应制备高纯度磷酸三乙酯和焦磷酸钠的绿色工艺。
背景技术
磷酸三乙酯和焦磷酸钠的用途广泛。磷酸三乙酯可以作为高沸点溶剂,橡胶和塑料的增塑剂,反应催化剂,制取农药杀虫剂的原料,以及用作乙基化试剂,用于乙烯酮生产等。焦磷酸钠在电镀工业用于配制电镀液,毛纺工业用作羊毛脱脂剂和漂毛剂,造纸工业用于纸张和植物纤维的漂白,印染工业用作印染、精漂时的助剂,水处理中作为软水剂,机械加工中作为除锈剂,化工生产中用作分散剂和乳化剂,还可用于水处理剂、石油钻探等方面。
随着联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广泛应用,生成含磷酸二乙酯的釜残越来越多,该釜残存在污染环境、难于处理等问题。
CN101891761B专利公开了一种相转移催化合成磷酸三乙酯的方法,该方法反应结束后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水及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水洗多次,处理过程生成了大量的废水需处理。
CN101941988B公开了一种磷酸二乙酯钠酸化中和、高温裂解并减压精馏得到磷酸三乙酯的工艺,该工艺在酸性条件下高温裂解,生产设备耐酸耐高温有较高的要求;该工艺反应过程步骤较多,生产操作不易,同时其酸化后脱除的盐为固体残渣,需后续处理;裂解蒸馏后产生的液体废液也需处理。
为解决磷酸二乙酯制备磷酸三乙酯工艺反应过程步骤多、工业操作不易、酸化条件下设备选型困难、酸化后固体残渣和裂解蒸馏后废液有害需后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以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为原料,通过减压高温歧化反应制备高纯度磷酸三乙酯和焦磷酸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由含磷酸二乙酯的釜残为原料,不经酸化直接高温歧化反应生成磷酸三乙酯,同时釜残合成焦磷酸钠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磷酸二乙酯和甲醇钠的釜残为原料,在不经酸化条件下,直接减压高温歧化反应,生成磷酸三乙酯和磷酸氢二钠,然后磷酸氢二钠经高温聚合反应生成焦磷酸钠。
反应具体方程式如下:
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釜残投入反应器内,减压缓慢升温,蒸馏回收釜残中的水份。
(2)水份收集完毕后,减压继续缓慢升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磷酸三乙酯;收集生成的磷酸三乙酯馏分,进行精馏,可得含量99.5%以上的磷酸三乙酯成品。
(3)歧化反应结束后继续升温对釜底物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可得含量95.0%以上的焦磷酸钠。
本发明一种含磷酸二乙酯的荧光增白剂釜残的工业回收方法中,没有废弃物的产生,原料全部转化成为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