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拍摄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8520.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龚正君;刘许柯;陆科儒;李志林;黄文声;范美坤;王东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拍摄检测 相机拍摄 调节装置 混合气体 拍摄装置 气室装置 气体吸收 污染气体 出光孔 检测池 滤镜 进气口 惰性气体供给 流量调节器 气体混合器 湿度发生器 光谱仪 待测气体 惰性气体 数据模型 池结构 出气口 供给瓶 进光孔 滤镜轮 转化器 镜片 光路 光源 相机 检测 建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拍摄检测系统,包括:混合气体调节装置,包括流量调节器、惰性气体湿度发生器、气体混合器、待测气体供给瓶以及惰性气体供给瓶;气室装置,包括气体吸收检测池;所述气室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混合气体调节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检测池包括进光孔、怀特池结构、出光孔和相机拍摄口,所述出光孔和相机拍摄口处设有光路转化器;光源;光谱仪;拍摄装置,包括滤镜和相机,所述滤镜包括设于滤镜轮上的多个滤镜片,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相机拍摄口连接。本发明的气体拍摄检测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不同浓度和不同湿度的污染气体的检测,有助于建设污染气体拍摄检测数据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染气体浓度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气体拍摄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SO2(二氧化硫)又称亚硫酸酐,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SO2是一种无色,密度大于空气的污染气体,对于人体的危害主要在于将其吸入肺部而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烧灼感,损害人体健康;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包括酸化、烟雾和对敏感生态系统的破坏。SO2也能导致空气质量变差,主要是通过形成的散射和吸收太阳能,影响地球的大气气溶胶辐射预算。
目前对于SO2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如紫外荧光法SO2监测仪,主要采用是光学和电子学技术,对采样技术要求较高,检测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对高效的要求;对于相关测定标准方法也有很多,SO2气体测得的标准方法主要为《甲醛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主要缺点在于检测速率低,操作复杂;目前有少量的研究运用紫外相机拍摄检测SO2,例如公开号为CN20506736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SO2气体成像遥测装置,通过紫外-可见光相机对目标区域成像和紫外光谱仪进行光谱采集来计算SO2浓度,但是现实中污染气体不是单纯的SO2,而是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混合气体,因此难以进行数据模型的建立;并且该装置仅采用一个中心波长为300nm的紫外相机,使得检测的精确度明显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气体拍摄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拍摄检测污染气体难以进行数据模型的建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拍摄检测系统。该气体拍摄检测系统包括
混合气体调节装置,包括流量调节器、惰性气体湿度发生器、气体混合器、待测气体供给瓶以及惰性气体供给瓶;
气室装置,包括气体吸收检测池;所述气室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混合气体调节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气体吸收检测池包括进光孔、怀特池结构、出光孔和相机拍摄口,所述出光孔和相机拍摄口处设有光路转化器;
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进光孔通过第一准直导入镜和第一光纤连接;
光谱仪,所述光谱仪与所述出光孔通过第二准直导入镜和第二光纤连接;
拍摄装置,包括滤镜和相机,所述滤镜包括设于滤镜轮上的多个滤镜片,所述拍摄装置与所述相机拍摄口连接。
本发明的气体拍摄检测系统基于朗伯-比尔定律,以相机为检测仪器,利用污染气体吸收特征波长的光的特性,采用多个滤镜片拍摄权重计算,用相机拍摄反演获得各环境状态下污染气体的浓度,直观的观察到污染气体的浓度变化,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快速、高效和准确的检测,为拍摄检测及大气环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参数及手段。其中,滤镜片由多个滤镜片组成,检测精度显著提升,并结合滤镜轮进行自动切换,实现污染气体的快速拍摄检测。本发明的气体拍摄检测系统还可以实现对不同浓度和不同湿度的污染气体的检测,有助于建设污染气体拍摄检测数据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8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