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污泥处理设施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514.4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志电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18 浙江省兰溪***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垃圾 污泥处理设施 燃烧 砖窑 木柴 污泥 引燃 拌匀 砖坯 煤矸石混合物 供氧风机 煤矸石 出气管 次高温 排风机 排气管 脱硫塔 灰渣 脱硫 无臭 余气 制砖 臭气 尾气 泥土 点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污泥处理设施及使用方法,将生活垃圾污泥与高燃值煤矸石拌匀后堆放在引燃木柴垛上,点燃木柴,开动供氧风机,引燃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燃烧所产生的余烟、臭气,由排风机经出气管送至砖窑,进行第二次高温燃烧;砖窑的尾气,经排气管送到脱硫塔脱硫处理,出来的就是无臭无味的余气了;燃烧后的灰渣,当作泥土,拌进砖坯中,作制砖的原料。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污泥的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人类在生活中要吃喝拉撒,就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会集中到污物处理厂,处理厂积攒了大量生活垃圾污泥,这些又臭又脏又有污染物的污泥,又需要进一步转化成无害的物质,甚或是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如制成肥料,当有机肥施于田间,或直接焚烧等;但当肥料有臭气散发出来,又容易二次污染环境,直接焚烧臭气更大,且烧后的灰渣无什么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量处理污泥,处理过程中没有臭味逸出,且不余留灰渣的生活垃圾污泥的环保处理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措施是:将生活垃圾污泥与高燃值煤矸石拌匀,生活垃圾污泥与高燃值煤矸石的重量百分比为5∶1;拌匀后堆放在引燃木柴垛上,引燃木柴堆放在隔网上,隔网下有进风槽,进风槽与进风管相连接,进风管延伸到燃烧室外,进风管与供氧风机相连接;燃烧室相对的二侧各有一门,以供进出料用,关上二门,燃烧室呈相对的密封状态;燃烧室的顶部有出气管,出气管的另一端通至砖窑中,在出气管的中部有一排气风机;砖窑的另一端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脱硫塔相连接。
使用方法是:先在隔网上放上引燃木柴,在柴上堆上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点燃木柴,人撤出燃烧室外,再关闭燃烧室的门,不让外来空气进入,开动供氧风机,使引燃木柴更旺的燃烧,进一步引燃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燃烧所产生的余烟、臭气,由排风机经出气管送至砖窑,进行第二次高温燃烧;砖窑的尾气,经排气管送到脱硫塔脱硫处理,出来的就是无臭无味的余气了;燃烧后的灰渣,当作泥土,拌进砖坯中,作制砖的原料。
在燃烧室中经燃烧的生活垃圾污泥,其有机物在高温中烧成灰烬与无机物一起存积下来,送进制坯车间制成砖坯,完全无剩余产物;燃烧产生的臭气、烟尘,送进高温的砖窑中,进行第二次燃烧,此时臭味、烟已基本消除;少量的未尽余气再经脱硫塔脱硫处理,排出完全符合排放标准的余气。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室,2.门,3.隔网,4.引燃木柴,5.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6.进风槽,7.进风管,8.供氧风机,9.出气管,10.排风机,11.砖窑,12.排气管,13.脱硫塔。
具体实施方式
将生活垃圾污泥5吨与高燃值煤矸石1吨拌匀,成为生活垃圾与煤矸石混合物5,拌匀后堆放在引燃木柴4垛上,引燃木柴4堆放在隔网3上,隔网3下有进风槽6,进风槽6与进风管7相连接,进风管7延伸到燃烧室外,进风管7与供氧风机8相连接;燃烧室1相对的二侧各有一门2,以供进出料用,关上二门,燃烧室1呈相对的密封状态;燃烧室1的顶部有出气管9,出气管9的另一端通至砖窑11中,在出气管9的中部有一排气风机10;砖窑11的另一端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与脱硫塔13相连接。使用时先在隔网3上放上引燃木柴4,在柴上堆上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5;点燃木柴,人撤出燃烧室1外,再关闭燃烧室1的门2,不让外来空气进入,开动供氧风机8,使引燃木柴4更旺的燃烧,进一步引燃生活垃圾污泥与煤矸石混合物5,燃烧所产生的余烟、臭气,由排风机10经出气管9送至砖窑11,进行第二次高温燃烧;砖窑11的尾气,经排气管12送到脱硫塔13脱硫处理,出来的就是无臭无味的余气了;燃烧后的灰渣,当作泥土,拌进砖坯中,作制砖的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志电,未经方志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5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