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阻止粘弹性流体爬杆效应的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7053.0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革;李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22 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件 转轴帽 环板 伞叶 转轴 螺母 爬杆效应 搅拌轴 拆卸 垫片 螺柱 两块金属板 粘弹性流体 安装方便 流体返回 内螺纹孔 外螺纹状 主体流动 转轴连接 转轴转动 搅拌槽 密封垫 流体 拧紧 爬杆 松脱 凸台 焊接 环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阻止粘弹性流体爬杆效应的部件,由伞叶、环板、密封垫、左侧紧固件、右侧紧固件、转轴、转轴帽、螺柱、螺母、垫片、搅拌轴组成。其中,伞叶和环板均为相同结构及材质的两块金属板组成,伞叶和环板焊接在一起,环绕在搅拌轴一定高度使用。左侧紧固件和右侧紧固件一端用转轴连接,一端采用螺柱、螺母和垫片拧紧固定。左侧紧固件和右侧紧固件可绕转轴转动,方便在拆卸和安装时的开启和关闭,转轴开设内螺纹孔,转轴帽为外螺纹状结构,两者配合使用,转轴和转轴帽一端均有凸台,从而限定左侧紧固件和右侧紧固件的松脱。该发明具有拆卸和安装方便,能有效防止流体爬杆效应,迫使爬杆流体返回搅拌槽中参与主体流动的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食品、制药等高粘流体混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高粘弹性流体在搅拌过程中爬杆效应的部件。
背景技术
粘弹性流体是一种介于粘性流体和弹性固体之间的一种流体,是一种流动时表现出来有别于牛顿流体的一种复杂流体,属于非牛顿流体,在流动时能够同时表现出粘性和弹性。目前复杂流体构成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工业生产及生物技术领域,例如:聚合物溶液涂层、喷墨打印、聚合物加工、血液流动等,都涉及复杂流体的应用。
粘弹性流体作为复杂流体中的一种,尤其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流体在搅拌桨的剪切力下做大量的旋转运动,导致法向应力差非常突出,在现象上表现出具有爬杆效应,也即,流体沿搅拌轴上升,发生“抱轴”现象,这部分流体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很难再流动到槽内,与槽内流体对流扩散中断。同时粘弹性流体非常粘稠,流动性比较差,在生产中,排液并不能很快将粘附在轴上的流体清除,长此以往,将产生严重结块现象。
在避免或阻止粘弹性流体爬杆效应方面,国内的措施尚处于空白。本发明基于以上方面考虑,开发一种针对粘弹性流体的混合时,防止流体爬杆效应的部件,保证流体不发生“抱轴”结块,同时强制性让上升流体返回搅拌槽中,参与流体主体循环流动,缩短流体混合时间,增大检修和维修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阻止粘弹性流体爬杆现象的部件,该部件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快捷,可随时拆卸清洗和安装,避免了整个搅拌装置停工清洗带来的生产效率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阻止粘弹性流体爬杆效应的部件,由伞叶1、环板2、密封垫3、左侧紧固件4、右侧紧固件5、转轴6、转轴帽7、螺柱8、螺母9、垫片10、搅拌轴11组成。
所述的环板2,有两块,结构相同,平面展开后均为一定长度、宽度的矩形条形金属板,宽度一般为50~100mm,每块环板2的长度大约为搅拌轴11横截面周长的0.6倍,环板2用于包裹搅拌轴11的作用,包裹时两条形板有一定重叠。
所述的伞叶1,有两片,结构相同,平面展开后均为一段圆环,内径与外径比约为0.6~0.9。伞叶1的内环周长与环板2的长度相同,伞叶1需要和环板2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伞叶1和环板2连接起来的形状为“伞”状,用于截止粘弹性流体的爬杆现象,将爬杆上来的流体通过强制性手段返流回搅拌槽中,促进流体的主体循环和混合。所述的连接在一起的伞叶1和环板2,安装于搅拌轴11的一定高度处,通常为液面以上100~500mm处。
所述的密封垫3,为条形状,长度与搅拌轴11横截面周长相等,宽度与环板2宽度相等。使用时,介于环板2和搅拌轴11之间,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的左侧紧固件4,整体为半圆形结构,一端为台阶型,打孔,用于与右侧紧固件5的连接,另一端外伸出一部分,并打孔,用于与右侧紧固件5的连接。
所述的右侧紧固件5,整体为半圆形结构,一端为台阶性,具体的台阶结构与左侧紧固件4互补,打孔,用于与左侧紧固件4连接,另一端外伸出一部分,打孔,用于与左侧紧固件4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7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