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用抗折弯CuNiCoSi系合金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6870.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彭丽军;刘峰;黄国杰;马吉苗;杨振;冯雪;尹向前;廖骏骏;雷伏庆;蒋志晶;朱太恒;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9/06;C22F1/02;C22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3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框架 抗折弯 合金 质量份 制造 | ||
1.一种引线框架用抗折弯CuNiCoSi系合金,其按质量份包含有Ni:1.0~2.5 %、Co:0.5~2.5 %、Si:0.3~1.2 %,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
2.一种加工如权利要求所述引线框架用抗折弯CuNiCoSi系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工序:
1)、熔炼:采用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电解铜、纯镍、纯钴、镍硅合金,将温度升到1245~1255℃,至熔体完全熔化后,保温18min后,充分搅拌、静置5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39~1160℃;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
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保温时间为1h,热轧总加工率为92~95%;
4)、经过立式或卧式的退火炉加热至固溶温度T1,随后快速进行气体冷却,冷却气体采用的为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比例根据成分及加工率的不同在N2/Ar=1~3.5之间,气体温度≤20℃,再经过钟罩式退火炉加热至温度T2,随后保温1~8小时,在快速进行气体冷却,这一阶段的冷却气体采用的是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比例根据成分及加工率的不同在N2/Ar=2~3.2之间,气体温度≤20℃,随后在5℃~30℃/分钟之间将温度升至T3,保温1小时,随后进行随炉冷却析出合金粒子,合金粒子的晶粒大小在85~180μm之间,析出的晶粒中,粒径为3nm~10nm的NiSi相个数密度为8×1013~6×1014个/mm3,CoSi相个数密度为4×105~6×108个/mm3;10nm~20nm的NiSi相个数密度为3×1010~4×1012个/mm3,CoSi相个数密度为3×106~7×109个/mm3;20nm-30nm的NiSi相个数密度为8×109~2×1011个/mm3,CoSi相个数密度为8×107~2×1010个/mm3;30nm以上的NiSi相个数密度为6×105~9×107个/mm3,CoSi相个数密度为3×109~2×1012个/mm3;但最大析出粒子直径NiSi相不超过45nm,CoSi相不超过50nm;两个30nm以上NiSi析出相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105nm,两个30nm以上CoSi析出相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140nm,两个30nm以上NiSi析出相和CoSi析出相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等于11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1的范围为880℃~10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2的温度范围为420℃~4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T3的温度范围为150℃~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687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冶炼工艺
- 下一篇:一种镍合金骨架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