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5431.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1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谷明刚;段咏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5 | 分类号: | G01M13/005;G01N3/12;G01N1/3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 密封圈 疲劳 性能 测试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测试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施压组件和旋转组件,下模具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履带密封圈的模具腔,测试状态下,施压组件带动下模具朝向上模具移动,直至上模具底部嵌入履带密封圈的通孔内,旋转组件带动上模具正向旋转和/或反向旋转,本发明中下模具与上模具协同作用,以装配装配履带密封圈,利用施压组件促使履带密封圈产生压缩量,同时,施压组件还可模拟履带行走时的震动,利用旋转组件模拟履带前进和后退过程,模拟真实性高,通过实时监测履带密封圈所受压力及扭矩变化,反映履带密封圈是否可以胜任实际使用工况,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履带是各种重型工程机械必不可少的组件,而履带内的密封圈则关乎履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基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的应用领域也随之发生日新月异的改变,各种特种工程机械也相继问世,与此同时,对履带密封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履带密封圈位于履带的轴衬和链条沉孔底面之间,阻止水分或者沙土从履带销和轴衬之间的空隙进入履带,防止填充到履带销和轴衬之间缝隙的润滑油泄露。基于此,为了满足密封圈在实际工况中的使用要求,研发一台可以模拟实际工况的密封圈疲劳性能测试设备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测试数据准确且操作便捷的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设备及使用方法,用于模拟履带密封圈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状态,长时间实时监测密封圈所受压力及扭矩变化,从而反映履带密封圈是否可以胜任实际使用工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履带密封圈的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下模具,其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履带密封圈的模具腔;
施压组件,其与下模具连接,且施压组件带动下模具产生直线位移;
上模具,其与下模具对应设置,初始状态下,上模具与下模具呈分离状态,测试状态下,施压组件带动下模具朝向上模具移动,直至上模具底部嵌入履带密封圈的通孔内并压缩履带密封圈,促使履带密封圈产生压缩量;
和旋转组件,其与上模具连接,履带密封圈产生压缩量后,旋转组件带动上模具实现正向旋转和/或反向旋转。
优选地,所述模具腔与下模具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过渡锥面,且过渡锥面上开设与下模具外壁连通的泥沙孔,用于向模具腔内注入泥沙,以模拟实际工况中泥沙侵蚀。
优选地,所述模具腔底部开设与下模具外壁连通的顶出气路,用于顶出履带密封圈,且顶出气路与外界气源连通。
优选地,所述上模具依次包括呈一体化的连接端、压实端和嵌入端,测试状态下,压实端与嵌入端均位于模具腔内,且嵌入端嵌入履带密封圈的通孔,且压实端的端面与履带密封圈的端面相抵。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呈锥形,所述压实端呈圆台状。
优选地,所述施压组件包括伺服液压油缸、底座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与下模具可拆卸连接,其下端面与伺服液压油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底座下端面与伺服液压油缸活塞端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旋转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扭矩传感器和连接板,所述扭矩传感器、连接板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同轴连接,所述连接板与连接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连接板与扭矩传感器之间连接有锥形轴承组,所述减速机与扭矩传感器之间、扭矩传感器与锥形轴承组之间均连接有联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小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54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