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4836.3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合荫堂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3/10;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数 杜仲 天花粉 桑叶 白芍 水蛭 味药 甘草 糖尿病 耐受性 人体无毒副作用 中药 西洋参 降血糖效果 中药原料 重量份 菟丝子 黄连 僵蝉 治疗 配方 药材 | ||
本发明揭示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桑叶15~20份、杜仲15~20份、甘草15~20份、天花粉15~20份、水蛭10~12份、三七10~12份、白芍10~12份、西洋参5~8份、僵蝉5~8份、菟丝子5~8份、黄连1.5~2份,其中,桑叶、杜仲、甘草、天花粉四味药重量份数相一致,水蛭、三七、白芍三味药重量份数相一致。本发明配方独特,各味药材易购且成本较低,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耐受性,降血糖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属于中成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或劳欲过度所致,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中医称消渴症,因阴虚燥热,五脏虚弱,导致多食、多饮、多尿及形体消瘦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其全身症状腰痛、四肢酸痛、手足蚁感、麻木、皮肤瘙痒、性欲减退,严重者可并发心脏、肾脏及视网膜病变,并可产生酮症酸中毒而致昏迷、死亡。
中医理论认为:消渴症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津亏损则燥热偏盛,两者又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更虚。消渴的主要病位为肺、脾、胃、肾,其中肾最为关键。肺主宣发,为水上之源,阴伤肺燥,津液失于敷布,则脾胃失其濡养,肾阴失其滋润。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胃阴方耗,脾阴不足,则消谷而不充肌肉,津液不生而燥热内炽,又上灼肺液,下耗肾阴。肾主水藏精,为先天之本,肾阴虚则虚火内生,亦可上耗肺脾,故肺燥胃热肾虚常同时存在,互为影响,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常相互并见,气阴两虚,阴阳俱衰。阴阳互根互用,消渴病情迁延,阴伤及阳常见气阴两虚之症,日久则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俱虚、脾肾两虚之症。正气不足,瘀血内生,阴虚内热,损阴耗液,则血脉为之虚涩而成血瘀,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血液生化乏源,运行无力,亦生血瘀,又使血脉不通,脏腑失养,因此消渴常与瘀血有关,治疗上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
西医对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罗格列酮等,这些药物虽然有比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但毒副作用明显,服用过程中要定期监测血糖,长期使用会导致肝肾功能的损害及产生耐受性,若剂量过大,会使血糖降低至正常值以下,造成低血糖,甚至会导致低血糖性休克、昏迷,严重者可致死亡。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西药制剂消渴丸,虽然加入了具有降低血糖的西药格列美脲,对减轻三多一少的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但降低血糖的效果不明显,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针对此问题,授权公告号CN104606474B中国发明专利揭示了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其包括人参、麻黄生物碱、蒲黄酮、独活、β-桉树叶油醇、紫金砂、葛根、知母、女贞子、墨旱莲、炒白术、桃仁、牡丹皮、川牛膝、牛蒡子、玄参、地骨皮、益母草。其中多种中药材属于珍贵药材,导致中药成本较高。其优点中描述,八周后能使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其降糖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已有治疗糖尿病中药中存在珍贵药材导致成本较高及降糖周期较长的问题,提出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桑叶15~20份、杜仲15~20份、甘草15~20份、天花粉15~20份、水蛭10~12份、三七10~12份、白芍10~12份、西洋参5~8份、僵蝉5~8份、菟丝子5~8份、黄连1.5~2份,其中,桑叶、杜仲、甘草、天花粉四味药重量份数相一致,水蛭、三七、白芍三味药重量份数相一致。
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桑叶15份、杜仲15份、甘草15份、天花粉15份、水蛭10份、三七10份、白芍10份、西洋参6份、僵蝉5份、菟丝子5份、黄连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合荫堂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合荫堂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4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