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3962.7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3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华;吴神栋;王淦;杜依倩;孟泽杰;蔡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8 | 分类号: | C21B3/08;F28C1/00;F28C1/16;F28F25/02;F28F25/06;F28F2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水蒸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冲渣口、加药装置、气‑水换热器、蒸汽消白综合装置、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冲渣水池,蒸汽消白综合装置自上而下分为排风扇、混合区、除雾器、喷淋层、填料层和集水池。喷淋层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出口,集水池通过旁路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入口和冲渣水池。气‑水换热器设有冷风入口、热风出口、循环冲渣水入口、循环冲渣水出口,循环冲渣水入口与冲渣水池连接,循环冲渣水出口与冲渣口连接,冷风入口与大气连接,热风出口与蒸汽消白综合装置的混合区连接。本发明提供的高炉冲渣蒸汽消白方法,可以使高炉冲渣蒸汽得到深度净化,降低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了系统水耗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烟气有色烟羽及多污染物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有20余省市和地区出台有色烟羽治理要求,目前有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主要有冷凝、加热、冷凝再热三种,换热设备材料可选用氟塑料、钛管、2205等,冷凝方式可选水喷淋、相变凝聚器、浆液冷凝等。在冶金行业,炼铁高炉产生的高温炉渣,基本采用水淬方式进行冷却,冲渣水接触高温渣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此过程中,约40%的高温渣热量以冲渣蒸汽的形式被带走,温度约80℃。不仅造成严重的热量浪费,还产生大量白烟,造成热污染和视觉污染,影响企业形象。同时,高炉冲渣蒸汽中含有大量H2S、SO2、渣棉等排放物,对高炉主体设备及附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和锈蚀。虽然近年来冶金行业污染物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但通过现有设备消除白烟是很难做到的。
目前,绝大多数高炉冲渣口未设消白设备。受前端处理设备及运行工艺的影响,一些常见的脱白工艺设备无法适用于冲渣口有色烟羽治理,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消白系统,以满足高炉冲渣口的治理需求,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解决水源不足、供水困难等问题,实现节约用水。现提出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及方法,适用于冲渣口有色烟羽治理,可以使高炉冲渣蒸汽得到深度净化,降低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系统水耗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炉冲渣水蒸气消白系统,包括冲渣口、加药装置、气-水换热器、蒸汽消白综合装置、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冲渣水池,所述蒸汽消白综合装置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排风扇、混合区、除雾器、喷淋层、填料层和集水池,所述冲渣口通过蒸汽管道G1连接集水池上部的蒸汽入口,所述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管道G2连接集水池,所述气-水换热器通过风管G3入口连接大气,风管G3的出口连接混合区,所述冲渣口通过渣水输送管道G4连接冲渣水池,所述集水池通过循环冷却水回水管道G5连接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回水口,循环冷却水回水管道G5的旁路连接冲渣水池,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出水口通过循环冷却水供水管道G6连接喷淋层,所述气-水换热器通过循环冲渣水管道G7出口连接所述冲渣口,循环冲渣水管道G7的入口连接冲渣水池。
作为优选,所述气-水换热器为翅片管式换热器,采用逆流布置或顺流布置,实现换热效率最大化;冷介质为冷风,不存在堵灰、结垢等问题,无需设冲洗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消白综合装置为水喷淋式冷凝再热消白系统,所述集水池还设置有PH计和液位计,用于检测水质,并反馈控制信号至所述加药装置;调质后的中水分别输送至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和所述冲渣水池,实现了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层为陶瓷材质、PP或者木材材质,逆流通过的冲渣蒸汽与喷淋水在填料层内接触换热。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层的层数为2层以上,层间距为3~3.5m,喷嘴交错布置,实现喷淋覆盖率最优化。
作为优选,所述除雾器为2层以上的屋脊式除雾器,层间距为1.5m以上,除雾器也可以是板式或者管束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