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利工程围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3418.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6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吕华;丁桂平;朱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盛康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08 | 分类号: | E02B7/08;E02B8/00;E02B8/02;E02B15/1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陈永虔 |
地址: | 7504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包括墩台以及连接于墩台顶部的围挡机构,墩台为梯形,围挡机构包括前挡墙、后挡墙、顶板和滤水组件,前挡墙、顶板、后挡墙和墩台之间构建为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用于放置滤水组件,前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一滤水孔,后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二滤水孔,墩台包括迎水侧和背水侧,迎水侧用于阻挡水流,背水侧设置有沉淀装置,沉淀装置用于对来自后挡墙的水进行沉淀。本装置的围挡机构是可以透水和过滤的结构,使水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沉淀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水质,本装置不但可以起到防水、挡水的作用,还可以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使其能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使用,大大的缓解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的围挡主要作用是挡水和防水,以保护既有房屋和设置不被河流或湖泊水的影响。现在,水利工程的围挡大多仅仅是起到挡水的作用,在雨季,每当暴雨来临,沿河地区就会发生河流水位大幅度提升,甚至发生几十年一遇的洪水,这些洪水中夹杂了大量的泥沙和其他的杂物,使得洪水都非常的浑浊,虽然是在雨季,但是由于河水中的泥沙和其他杂物的原因无法直接进行使用,反而使得靠近河流居住的居民用水存在问题。所以,如何在雨季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已知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围挡大多无法解决此类问题,例如,中国专利:一种水利施工用围挡装置(CN107762260A),包括固定底座、安装架和流通口,所述固定底座的左端安装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末端右侧设置有围挡装置主体,所述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左侧开设有滑动卡槽,且滑动卡槽的内壁和第一围挡板相连接,所述围挡装置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顶端镶嵌有顶板,所述安装架设置于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中部,且安装架的底端镶嵌有悬挂钩,所述顶板的两端通过调节轴和围挡装置主体相连接,且围挡装置主体的正面右侧安装有第二围挡板。该水利施工用围挡装置,在围挡装置主体的左右两侧各固定有限位杆,能够对围挡装置的位置进行初步的限定,减少围挡装置使用时产生的晃动。但是对于水质的改善起不到任何作用。
又如:中国专利:水利工程护坡(CN204455994U),它包括底部基础,所述底部基础的左侧设有第一防护挡板,所述底部基础的上部且在所述第一防护挡板的右侧设有表面倾斜的混凝土墙体,所述混凝土墙体上部倾斜的表面呈阶梯形,所述混凝土墙体阶梯形上平铺有若干植物营养袋,所述植物营养袋内填充有带植物种子的营养土,所述混凝土墙体的右侧设有第一木桩围挡,所述第一木桩围挡的右侧设有第二防护挡板,所述第二防护挡板的右侧设有沿第二防护挡板底部向右上方延伸的厚碎石垫层,所述厚碎石垫层的上部铺设有砂土层,所述砂土层的上部铺设有玻纤织物层,所述玻纤织物层的上部设有营养土层;采用上述结构,护坡结构稳定,抗冲能力强,但是由于该护坡是以既有的山体或者堤坝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所以同样只能起到挡水的作用,无法将洪水进行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围挡装置,包括墩台以及连接于所述墩台顶部的围挡机构,所述墩台为梯形,所述围挡机构包括前挡墙、后挡墙、顶板和滤水组件,所述前挡墙、所述顶板、所述后挡墙和所述墩台之间构建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置所述滤水组件,所述前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一滤水孔,所述后挡墙开设有若干第二滤水孔,所述墩台包括迎水侧和背水侧,所述迎水侧用于阻挡水流,所述背水侧设置有沉淀装置,所述沉淀装置用于对来自所述后挡墙的水进行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盛康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盛康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4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