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桂枝辛夷混合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150.2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6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涛;陈俊;甘甲甲;汪斌;席艺轩;唐仁茂;葛海涛;王正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9/02 | 分类号: | C11B9/02;A61K36/54;A61K36/575;A61P11/02;A61P1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0 | 代理人: | 夏娟娟 |
地址: | 225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桂枝 辛夷 混合 挥发油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桂枝辛夷混合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燥后的桂枝和辛夷混合、粉碎,过筛;2)将粉碎后的原料置于萃取器内,加水,并进行水蒸气蒸馏。本发明蒸馏过程前原料不需浸泡,蒸馏用水少,提取时间短,挥发油得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桂枝与辛夷的混合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rmarnomum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桂枝的功效与主治为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桂枝含挥发油较高,挥发油中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挥发油中尚含有苯甲醛、苯丙醛、反式桂皮醛、反式醋酸肉桂酷、匙叶按油烯醇、邻甲氧基桂皮醛等。以桂皮醛为主的挥发油类,有显著抗炎效果,可发挥保肝等作用,且桂皮醛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兴奋汗腺解热,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而平喘,同时改善外周循环。
目前,桂枝挥发油提取方法为加水浸泡后煎煮提取挥发油,例如万里江发表的《桂枝挥发油的提取及抗菌试验的考察》中报道了桂枝挥发油的提取,其提取方法为:准确称取桂枝药材400g、300g、200g、100g,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9-10倍量的水。浸泡1-2h,参照水蒸气蒸馏装置提取,将蒸馏所得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用低沸点的乙醚萃取,取石油醚层,在45-50℃的水浴中加热,将蒸馏的石油醚回收,得到桂枝挥发油备用。
辛夷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性味辛温,归肺经。具有散风寒、通毕巧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等病症。辛夷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包括1,8-桉油精、丁香酚、胡椒酚甲醚等,有明显的收缩鼻粘膜血管与抗组织胺作用,并能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及良好的抗过敏和平喘作用,可以作为治疗急、慢性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药物的组分。
专利文献CN104257752A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其原料包括如下体积配比的组分:辛夷花精油:5-15份、鹅不食草精油:2-8份、薄荷精油:1-5份、藿香精油:2-8份、野菊花精油:2-8份、桂枝精油:1-5份。该现有技术使用的精油均为单独制备得到。
因此,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桂枝和辛夷的混合挥发油,提高桂枝和辛夷的混合挥发油中桂皮醛的含量以及挥发油的提取效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研究开发一种效率高、易于操作、生产成本低的从桂枝和辛夷中提取挥发油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桂枝辛夷混合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燥后的桂枝和辛夷混合、粉碎,优选过二号筛;2)将粉碎后的原料置于萃取器内,加水,并进行水蒸气蒸馏。
本发明所述的粉碎的原料可以不经浸泡即进行蒸馏,也可以浸泡后进行蒸馏,浸泡的时间优选为0.5-3小时,最优选为浸泡0.5-2小时。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其中桂枝和辛夷的原料与水的投量比按重量为1:6-9,优选为1:7-8。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提取方法的蒸馏过程,其中桂枝和辛夷的投量比按重量计为1:1-5,进一步优选为1:1-3,更优选为1:2。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在蒸馏过程中,蒸馏时间为4-9h,优选为4-7h,更优选为5-6h。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中,桂枝重量为1.5kg以上,优选3kg以上;所述辛夷的重量为3kg以上,优选6kg以上。
本发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将干燥后的桂枝和辛夷混合、粉碎,过二号筛;2)将粉碎后的原料置于萃取器内,加水,并进行水蒸气蒸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