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3025.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科;王金龙;谢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F16J15/32;F16J15/3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橡胶气囊 硬质壳体 充气孔 动态补偿式 充气通道 橡胶层 密封技术领域 非对称结构 工作效率 紧密配合 进气阀门 密封效果 密封性能 能量消耗 使用寿命 自动补偿 持续性 进气端 密封件 体内部 硬质壳 工作量 | ||
1.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该密封圈包括硬质壳体(1)及橡胶气囊(2),所述橡胶气囊(2)设置在硬质壳体(1)内部,橡胶气囊(2)为非对称结构,橡胶气囊(2)的工作面(202)橡胶层厚度是非工作面(203)橡胶层厚度的1.5~3倍,橡胶气囊(2)的工作面(202)出露于硬质壳体(1)且始终与密封件紧密接触,橡胶气囊(2)上设置有充气孔(201),充气孔(201)的进气端安装有进气阀门;所述硬质壳体(1)上开设有充气通道(101),充气通道(101)与充气孔(201)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壳体(1)所用材料的强度是橡胶强度的3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2)的数量为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气囊(2)的数量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橡胶气囊(2)沿水平方向并列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态补偿式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两个橡胶气囊(2)沿竖直方向并列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30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主副箱互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压力双面压紧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