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979.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2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刘国鼎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隔墙 重金属污染土壤 隔离系统 淋洗系统 修复装置 隔离区 喷淋头 喷淋 修复 上下连通 输送管道 四周封闭 土壤修复 污染土壤 修复植物 运行成本 栽培植物 持久性 持续性 喷淋罐 紧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它包括隔离系统、淋洗系统和修复植物,所述隔离系统包括阻隔墙,该阻隔墙围成一个上下连通且四周封闭的隔离区;所述淋洗系统包括喷淋罐和若干喷淋头,所述若干喷淋头位于隔离区的上方并经输送管道与喷淋灌连接;它采用设置阻隔墙结合喷淋和栽培植物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修复周期长的缺陷,能对污染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并且运行成本低,效果持久性高,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广泛适用于土壤修复作业配套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因过量沉积而引起的超标,统称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由于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并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出台了相应的关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对修复要求除了修复达标之外,对修复周期、修复成本、效果持久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有将土壤转移至修复装置中,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成分进行分离,实现土壤的修复,但该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效果持久性低;也有采用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相应的植物对其进行修复,植物修复具有生态环保的特点,但其修复周期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它采用设置阻隔墙结合喷淋和栽培植物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修复周期长的缺陷,能对污染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并且运行成本低,效果持久性高,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它包括隔离系统、淋洗系统和修复植物,所述隔离系统包括阻隔墙,该阻隔墙围成一个上下连通且四周封闭的隔离区;所述淋洗系统包括喷淋罐和若干喷淋头,所述若干喷淋头位于隔离区的上方并经输送管道与喷淋灌连接。
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阻隔墙的内侧设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采用黏土矿物中添加海泡石构成。
所述阻隔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且其厚度为10~30cm。
所述淋洗系统还包括抽提井和收集池,所述抽提井设于隔离区内并沿土壤深度纵向向下延伸,所述抽提井内设有输送管道与收集池连接。
所述收集池经输送管道与喷淋灌连接。
所述抽提井、收集池、喷淋灌相邻连接的输送管道上分别设有输送泵。
所述若干喷淋头均匀分布于隔离区的上方用于对隔离区内的土壤均匀喷洒喷淋液。
所述隔离区的顶层设有改良层,所述修复植物种植在改良层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Ⅰ)本发明采用设置阻隔墙将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原位进行隔离,并利用喷淋液对污染土壤进行初步处理和净化,无需转移被污染土壤,再通过种植修复植物对处理后的被污染土壤进行生态修复,以进一步修复净化,双重修复使得污染土壤的修复周期大大缩短,并且在修复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景观效果,对污染土壤具有持续性修复的作用,达到修复周期短、修复成本低、效果持久性高的要求,尤其适用于城市重金属污染场地使用,实现对城市污染场地高效而快速修复的目的;
(Ⅱ)本发明采用设置阻隔墙结合喷淋和栽培植物的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修复周期长的缺陷,能对污染土壤进行持续性修复,并且运行成本低,效果持久性高,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广泛适用于土壤修复作业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