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悬空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02706.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于毅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异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训练 虚拟现实技术 跳伞 悬空 沉浸 方法和装置 突发事件 组织保障 作战能力 下坠 单兵 反恐 可用 游戏 飞行 受伤 军事 战争 部队 | ||
1.一种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悬空体验的场景,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出风口,围栏,风道(可选),安全绳支架等设备;
所述风机是一组或多组鼓风设备,能够将空气送入出风口喷出,并能够根据信号调节输出功率;
所述出风口是将风机送入的空气喷出的地方,有网格型罩住以免人整体掉进去;
所述围栏是在出风口上围成一个扩散圆柱梯形的装置,材质可透明,可使用软性材质,尽量不透气,支撑架可调整角度,除了保护体验者以外,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压下降的速度;
所述风道(可选)是引导风机输出的气体流向的设备,主要用于多风机时输送气体,也可用于风机不在出风口正下方时向出风口输送气体;
所述安全绳支架是用来将安全绳索固定在高处以防止体验者重重的摔在地面的装置上。
2.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更逼真沉浸悬空体验的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头盔、手带、腿带;
所述背包是人可以背在后背的背包,背包上连接的较细缆绳用以作为安全绳或模拟降落伞连接绳,并带有必要传感器;
所述手带是穿着在手臂上增加风阻或标识的穿戴装备;
所述腿带是穿着在腿上增加风阻或标识的穿戴装备;
所述手带和腿带可以是一体的,以增加风阻,在负重训练的情况下可能腿带和手带都需要是一体的,中间的连接部分可以在背包上固定以降低噪音或增加稳定性;
头盔是对头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标识特征、且不影响眼镜和耳机佩戴的装备。
3.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悬空体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体验者穿戴上手带、腿带、头盔,进入场地、穿戴上背包、佩戴眼镜、带上耳机;
步骤二:打开风机,让人升起来,之后通过将安全绳末端再次固定以减少背包上的安全绳的指定长度(例如半米左右);
步骤三:体验者在悬空状态下可以做各种动作,如果产生实际位移最终会被背包上的安全绳拽住而不会碰到围栏,围栏顶上布置的相机会根据人的动作进行识别,根据经验库获得动作的响应信息,将信息发送给虚拟现实环境模拟计算机来更新体验者所处的虚拟现实沉浸环境的影像和声音;
步骤四:体验者在必要时拉背包上的降落伞开关传感器来模拟打开降落伞,传感器会将指令发送给虚拟现实计算机,经虚拟现实计算机处理后,信号会被转发给风机,风机停转或大幅降低转速,体验者落下,被背包上的安全绳拉住,身体状态也变成操作降落伞时的状态了,由于在“步骤二”中安全绳被拉短了一部分,并且固定住,所以此时体验者的双脚仍是离开地面的;
步骤五:体验者操作降落伞拉绳模拟装置来模拟真实操作降落伞的过程,左右手拉绳传感器将拉力信号发送给虚拟现实计算机来完成对虚拟现实环境的视频和音频的影响,更新后的信号通过眼镜和耳机表达出来;
步骤六:可以结合虚拟现实环境中的虚拟落地来模拟真实降落伞的落地过程,将落地信号传递给安全绳固定装置,安全绳固定装置将“步骤二”中固定的安全绳松开,这样会将人放下来,通过将悬空的人落地来模拟真实降落伞降落地面时的地面冲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步骤一”,其特征在于,体验者穿戴上手带、腿带、头盔,进入场地、穿戴上背包、佩戴眼镜、带上耳机,包括:
所述手带就是穿在手臂上的用来增加风阻或标识的特定穿戴装备;
所述腿带就是穿在腿上的用来增加风阻或标识的特定穿戴装备;
所述手带和腿带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开的;
所述头盔是对头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具有一定特征标识,并且不影响眼镜佩戴的装备;
所述背包是人可以穿在后背的背包,背包上连接的较细缆绳用以作为安全绳,以及模拟降落伞连接绳,背包可以用来容纳部分必要装备,例如对于个别使用一体机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一体机放置在背包中;
所述眼镜可以是有线,也可以是无线,有线时也可以直接连接一体机或电脑以获得流畅的图像;
所述耳机是播放音频的设备,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耳机,而是使用环绕立体声音响(有线或无线音箱)来提供更真实的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异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异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70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
- 下一篇:核电站DCS仪控通讯故障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