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保护边仰坡自然植被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2199.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4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平;马迎生;王琦;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4;E21D11/18;E02D1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保护 边仰坡 自然 植被 隧道 进洞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保护边仰坡自然植被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隧道的洞门位置,沿隧道中心线挖出一个仅供装载机或挖掘机进出的槽口;步骤二、由槽口向暗洞方向开挖,当拱顶覆土达到0~3米且地形地质条件满足结构稳定时,确定为施工明暗洞交界面,停止向前开挖;步骤三、装载机或挖掘机转向横向拓宽,直至开挖到边坡预定位置;步骤四、制作套拱和管棚,进入暗洞施工阶段。本发明利用洞门处开凿的槽口,准确判断出现场地质条件及围岩产状在开挖后的稳定性,据此对传统的、不顾现场地质条件而“机械性”的边仰坡形式给予优化,从而达到“零开挖”进洞、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边仰坡自然植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保护边仰坡自然植被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树立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的全新思维方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为指导,将工程建设(洞口开挖)对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寻求一条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洞口施工方法是:按照设计文件给定的坡度对边仰坡自上而下开挖出施工所需要的工作场地,然后进行暗洞施工,由此造成边仰坡大面积开挖,增加了开挖和支护工作量,破坏了大面积的自然植被。
另外,边仰坡大范围的切坡,破坏了山体的自然稳定状态,容易在建设期或运营期产生洞口失稳,诱发山体滑坡,造成大量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保护边仰坡自然植被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解决传统隧道施工中边仰坡环境破坏大的弊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保护边仰坡自然植被的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隧道的洞门位置,沿隧道中心线挖出一个仅供装载机或挖掘机进出的槽口;
步骤二、由槽口向隧道的暗洞方向开挖,当拱顶覆土达到0.0~3.0米、且地形地质条件满足结构稳定时,确定为施工明暗洞交界面,停止向前开挖,该施工明暗洞交界面是根据设计图和围岩地质情况综合确定的;
步骤三、装载机或挖掘机转向拓宽槽口,直至开挖到隧道合理的边坡和仰坡位置,合理的边坡和仰坡位置通过围岩地形地质情况确定;
步骤四、制作隧道套拱和管棚,进入隧道暗洞施工阶段。
本发明利用在洞门处开凿的“槽口”,准确判断出现场地质条件及围岩产状在开挖后的稳定性,据此对传统的、不顾现场地质条件而“机械性”的边仰坡开挖参数给予优化,从而达到“零开挖”进洞、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边仰坡自然植被,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初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从设计图上能够获得设计明暗洞交界面,施工明暗洞交界面至洞门的距离L1≤设计明暗洞交界面到洞门的距离L1′;
设计明暗洞交界面与施工明暗洞交界面之间的区域为仰坡过度开挖区域,仰坡过度开挖区域的自然植被通过施工中重新确定明暗洞交界面被保留下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三中所述边坡为实际施工开挖边坡;
所述步骤三横向拓宽槽口的过程是:
停止向前开挖槽口,装载机或挖掘机的铲斗转向左右拓宽槽口,根据施工明暗洞交界面和槽口侧壁的地质情况,确定实际施工开挖边坡和仰坡的形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从设计图上读取设计隧道边坡和仰坡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2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盾构穿越临江富水砂层二次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掘进机内循环水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