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301503.5 | 申请日: | 2019-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 发明(设计)人: | 阳紫东;杨梅;李应姣;张桥;王智鑫;刘晓杰;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9/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杨宣仙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先行隧道 施工 盾构 隧道施工 隧道 穿过 高压旋喷桩 跟踪注浆 掘进参数 双线隧道 有效解决 有效控制 注浆加固 盾构机 隔离墙 袖阀管 沉降 管片 内壁 土体 预埋 钻孔 成型 监控 支撑 安全 保证 发现 | ||
1.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先行隧道施工完成之后,后行隧道施工之前,针对近间距施工范围内先行隧道两侧至少120°范围内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其注浆方式是采用袖阀钢管通过近间距先行隧道内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后退式管片背后注浆;注浆压力为0.4~3.5MPa,注浆浆液是由水泥浆和水玻璃按照体积比为1:1~1:0.5配制的双液浆,其中水泥砂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8:1~1.5:1之间,水玻璃浓度为30~40Be;
(2)在步骤(1)中的注浆加固完成之后,在近间距施工范围内的先行隧道与后行隧道之间施工高压旋喷桩隔离墙,所述高压旋喷桩的施工过程中,其转速度控制在10~20r/min范围内,压力为22~25MPa;
(3)在近间距施工范围内的先行隧道每环管片内壁设置临时型钢支撑,所述临时型钢支撑是由环形支撑和“井”字型支撑组成,其环形支撑焊接在盾构管片内壁,“井”字型支撑的四个角部焊接在环形支撑内壁;
(4)后行隧道通过前,在近间距施工范围内的后行隧道施工区域两侧提前钻孔预埋钢袖阀管,钢袖阀管底部预埋至隧道底部以下2m;
(5)在步骤(1)至步骤(4)中的加固完成之后,开始针对后行隧道进行施工,在后行隧道穿过近间距施工范围内先行隧道时,控制盾构机推进速度在10~20mm/min,刀盘转速为1.1rpm,刀盘扭矩小于800kN·m,推力小于10000kN,在穿过近间距施工范围内先行隧道之后,恢复正常的盾构掘进;并在后行隧道通过过程中,监测盾构出土量、土仓压力和地面沉降情况,盾构过程中出现出土量过大或土仓压力突变或地面下沉情况均及时通过对应位置预留的钢袖阀管进行注浆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间距施工范围内的距先行隧道与后施工隧道之间的间距为小于1.5倍直径较大的施工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注浆用的袖阀管采用导管,且述袖阀管钻入隧道外部范围大于2m,浆液扩散半径为1.2m;注浆压力逐步提升,地面或周边建筑物发生隆起等变化时应停止注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高压旋喷桩为两排Φ600@450双管旋喷桩,其每个旋喷桩施工时钻孔平面位置偏差应≤50mm、钻孔垂直度应≤1.5%、钻孔深度偏差应≤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环形支撑是由内、外层环形连续钢板和置于内、外层环形连续钢板之间的环形腹板组成的截面成工字型的型钢支撑,并在环形腹板的两侧焊接有多块肋板,每块肋板的两端分别与内、外层环形连续钢板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井”字型支撑是采用四根I22~I26的型钢焊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预埋在后行隧道施工区域两侧的钢袖阀管均采用直径为42mm的钢袖阀管,且等距分布,香料两个钢袖阀管之间的间距为1~1.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的在盾构监测出现异常进行注浆加固时,其注浆压力为0.5~2MPa,注浆浆液采用步骤(1)中相同的注浆浆液,其注浆扩散半径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015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