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离型膜保护膜的硅转移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97603.5 | 申请日: | 2019-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1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离型膜 转移率 贴附 保护膜 截取 施加 测试 测试数据 快速计算 测试组 准确率 两段 两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型膜保护膜的硅转移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截取胶带以及待测的离型膜,截取胶带A、胶带B以及一段离型膜,两段胶带均为sellotape胶带,且胶带A的两端分别记为a1、a2端,胶带B的两端记为b1、b2;步骤S2:将胶带A的a1端贴附于离型膜的表面,并使用手指抚平,然后将胶带A与离型膜分离;步骤S3:使胶带A的a1端贴附于a2端的表面,同时使胶带B的b1端贴附于b2端的表面;步骤S4:分别施加作用力使胶带A、胶带B分离,并将施加的作用力分别记为F1、F2;步骤S5:设置范围并计算转移率P,其中转移率为P=F1/F2。本发明通过设置测试组以及对照组,并且将两组的测试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快速计算硅转移率,方便快捷,且测试结果准确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型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离型膜保护膜的硅转移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分离膜、硅油膜、防粘膜,是指表面具有分离性的薄膜,是将塑料薄膜做等离子处理,或涂氟处理,或涂硅离型剂于薄膜材质的表层上,如PET、PE、OPP等等,让它对于各种不同的有机压感胶可以表现出极轻且稳定的离型力,主要有基材,底胶和离型剂组成,在离型纸与离型膜的结构中,硅酮是重要的功能组分,起着与压敏胶分离的作用。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离型膜容易出现硅转移,影响产品的质量,进而需要离型膜的硅转移进行测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型膜保护膜的硅转移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离型膜保护膜的硅转移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截取胶带以及待测的离型膜,截取胶带A、胶带B以及一段离型膜,两段胶带均为sellotape胶带,且胶带A的两端分别记为a1、a2端,胶带B的两端记为b1、b2;
步骤S2:将胶带A的a1端贴附于离型膜的表面,并使用手指抚平,然后将胶带A与离型膜分离;
步骤S3:使胶带A的a1端贴附于a2端的表面,同时使胶带B的b1端贴附于b2端的表面;
步骤S4:分别施加作用力使胶带A、胶带B分离,并将施加的作用力分别记为F1、F2;
步骤S5:设置范围并计算转移率P,其中转移率为P=F1/F2。
优选的,步骤S1中截取胶带时,其中胶带A、胶带B等长、等宽,且两者型号形同。
优选的,步骤S3中,胶带A的两端贴附的面积与胶带B两端贴附的面积相等。
优选的,步骤S3中,将胶带A、胶带B两端贴附时,胶带A、胶带B的两端均为自然接触,且整体呈圆环状。
优选的,步骤S5中,当P处于0.95-1的范围时,视为无硅转移;当P处于0.8-0.95的范围时,视为轻度硅转移;当P小于0.8时,视为严重硅转移。
优选的,步骤S2中,将胶带A的a1端贴附于离型膜表面并采用手指抚平时,胶带A与离型膜的组合体整体确保无褶皱、凹痕,且胶带A与离型膜之间无气泡。
优选的,步骤S4中,将胶带A的两端贴附以及胶带B的两端贴附时,胶带A两端的粘结处以及胶带B两端的粘结处整体确保无褶皱、凹痕,且两端的接触面无气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普利司德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76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