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M初始化方法及相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4415.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2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01 | 分类号: | G06F9/4401;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口类型 初始化 目标配置 配置参数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接口类型切换 初始化系统 相关装置 申请 服务器 指令 查找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TPM初始化方法,包括:对BIOS变量进行查找得到TPM接口类型变量;其中,TPM接口类型变量为根据接收到的TPM接口类型修改指令对BIOS变量进行修改得到的;根据所述TPM接口类型变量在BIOS文件中的各TPM配置参数进行选择,得到目标配置参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对对应的TPM接口进行初始化。通过在BIOS变量中获取到对应的接口类型变量,以便从TPM配置参数中选择出目标配置参数,再进行初始化,提高了TPM接口类型切换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TPM初始化系统、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PM初始化方法、TPM初始化系统、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的服务器都已支持TPM(Trusted PlatformModule,可信赖平台模块)。在服务器内部,连接TPM的接口方式主要有LPC(Low Pin Count,少针脚型接口)和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两种接口类型。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的接口需求而更换TPM在服务器上所连接的接口。当硬件层面的连接关系发生改变后,在服务器系统重新进行启动时,或者是TPM的接口进行初始化配置时都需要在软件层面进行相应的配置变更操作。
其中,进行的配置变更操作主要是保证TPM的接口配置正确。具体的是为了保证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的ME(Management Engine管理引擎)配置文件的正确性,也就是将BOIS中的ME配置文件中的TPM的配置信息配置成当前连接的配置信息,或者是用户需要的TPM接口类型对应的配置信息,才能保证服务器系统可以正常识别TPM。
当前服务器系统中对于不同的TPM接口类型的配置信息的修改,主要是依靠技术人员对BIOS中的ME配置文件进行人工修改,然后生成新的BIOS文件,最后将新的BIOS文件刷写到服务器中,才可以实现不同TPM接口类型的配置信息的修改及切换,以便在服务器启动时正确的识别TPM。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为了在服务器系统启动时正确识别TPM,也就是为了适配TPM的接口类型,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其操作的难度以及操作的限制还会增加管理控制的时长,效率较低,实施过程不方便,不利于快速进行软件研发和版本测试,还会提高服务器的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同时,现有技术中一般在TPM接口上只存在一种类型的端口,当启动系统时,对TPM接口进行初始化时,只需用到一种TPM接口的配置参数。但是,目前在系统的主板中设置了多个端口,当使用时就有可能遇见对不同端口类型进行选择的过程。而现有技术的切换方法无疑会提高切换的成本,降低切换效率。
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在BIOS对TPM接口类型进行修改,由于技术难度较大,非技术人员无法进行相关操作,仍然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修改操作不仅需要支付一定的人工成本,还延长了问题解决的时长,降低了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切换TPM接口配置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PM初始化方法、TPM初始化系统、服务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BIOS变量中获取到对应的接口类型变量,以便从TPM配置参数中选择出目标配置参数,再进行初始化,提高了TPM接口类型切换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TPM初始化方法,包括:
对BIOS变量进行查找得到TPM接口类型变量;其中,TPM接口类型变量为根据接收到的TPM接口类型修改指令对BIOS变量进行修改得到的;
根据所述TPM接口类型变量在BIOS文件中的各TPM配置参数进行选择,得到目标配置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4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