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务系统作业中的辅助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3206.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懿君;刘奔;陈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路正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场管理 安全防护系统 数据连接 随身设备 系统作业 信息交互 远程监管 施工 密集型布置 安全隐患 通信方式 指挥中心 对讲机 替代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务系统作业中的辅助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用于远程监管端、现场管理端和施工人员端,所述远程监管端与所述现场管理端通过无线的方式建立数据连接并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现场管理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施工人员端建立数据连接,所述现场管理端与所述施工人员端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为安全员和施工人员分别配设随身设备,采用随身设备替代现有的大功率对讲机的通信方式,解决了现在信号不好的情况下,外派人员和指挥中心以及外派人员之间的通信不畅的问题,也避免了人员密集型布置导致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务系统作业领域,尤其涉及工务系统作业领域的安全技术。
背景技术
在工务系统作业领域,通常会需要派出施工人员和安全员共同赴现场作业,有时候还会在现场的一定距离处布设指挥中心,用于现场调度,例如,在铁路施工现场。
现场作业的环境由于是户外,通常来说比较空旷,一旦开始作业,机器的运作等情况会导致现场非常嘈杂,噪音很可能会对现场的通信,例如安全员通过聆听来接收指挥中心的信息或者指令,或者,施工人员听取安全员或者收讯指挥中心的信息或者指令时,极大可能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通信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指挥中心和安全员之间采用大功率对讲机,但是作业现场中大功率对讲机的收讯信号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非常不稳定,另一种,由于施工人员有作业要求,在作业时无法佩戴对讲机,所以在施工现场往往通过尽可能密集布置人员来缓解噪声可能导致的不良通信现象,例如在铁路施工现场,通常50m会安排一个安全员,通过人工呼叫的方式来进行通讯和保障安全,从而提升通信质量,但是对于施工带来的大分贝的噪音来说,语音这种方式无异于杯水车薪,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并且,按照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通讯方式,是否能够成功建立通讯,以及安全保障的效果,都无法得到确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务系统作业中的辅助安全防护系统,能够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务系统作业中的辅助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用于远程监管端、现场管理端和施工人员端,所述远程监管端与所述现场管理端通过无线的方式建立数据连接并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现场管理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施工人员端建立数据连接,所述现场管理端与所述施工人员端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监管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原始信息收发单元,所述第一原始信息收发单元支持双向多通道通信,支持2G、3G、4G、5G等电话级MSG的通信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管理端包括信息至少一个近距离安全通信单元,所述近距离安全通信单元包括数据收发及处理单元以及近距离安全通信发送单元,所述数据收发及处理单元从所述远程监管端接收数据信息,经过处理后发送至近距离安全通信发送单元。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现场管理端能够通过总线方式、WIFI或者蓝牙的方式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现场管理端被配置为能够通过体感或者声光的方式对安全员进行提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或者振动的方式可以布置在安全员身上,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或者振动的方式可以布置在通讯手表上,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或者振动的方式可以布置在安全员终端上,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的方式可以包括声音提示和视觉提示,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的方式可以包括指示灯,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声光的方式可以包括布置在安全员身上的发光带,对自己或者视线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路正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路正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32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