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0782.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唐先干;秦文婧;李祖章;刘光荣;刘增兵;王萍;袁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育性水稻土 土壤改良剂 土壤改良 无二次污染 资源利用率 碳化谷壳 土壤采样 风化煤 改良剂 麦饭石 翻耕 撒施 施用 地块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该土壤改良剂由麦饭石、风化煤、碳化谷壳和枯饼组成,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为先进行土壤采样,确定潜育性水稻土的类型;再根据潜育性水稻土的类型,选用不同量的潜育性水稻土土壤改良剂;最后将潜育性水稻土土壤改良剂均匀撒施于地块,然后翻耕入土。本发明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无二次污染;生产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本发明的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考虑到了不同种类的潜育性水稻土的特点而施用不同的改良剂重量,更加有针对性,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进行土壤改良的方法。
背景技术
潜育性水稻土是在淹水条件下形成的还原性水稻土,它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稻区,特别是南方植稻区,全国约有6000万亩以上,是我国主要的低产水稻上,也是增产潜力较大的土壤之一。多年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潜育性水稻土是在淹水还原、有机物质存在和嫌气微生物活动条件下形成的。根据诊断层潜育层的位置、厚度和发育程度划分为全层潜育、上位潜育、下位潜育、犁底层潜育和中位潜育五个类型。土壤以强还原作用、Fe2+和有机物质积累、Fe、Si、P、K迁移和不良物理结构为特征。近二三十年来,对这类土壤虽经一些改良治理,但由于水稻种植趋向集约化,不少地区推行单一的耕作制,忽视排水系统的建设,致使发生了“次生潜育化”,潜育化水稻土面积因之有所扩大。因此,进一步探讨这类土壤的性质及改良利用途径,以发挥其增产潜力,仍是当前发展粮食生产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专利文献CN106478296A公开了一种潜育化土壤复合改良剂及其应用,该改良剂由5-10份生石灰、20-30份粉煤灰、50-60份发酵腐熟的牛粪和10-15份发酵腐熟的油菜籽枯饼组成,然后于翻耕前灌浅水层,将改良剂撒于土壤表面,施用量为3.0-6.0t/hm2,然而该专利所用的改良剂中牛粪和油菜籽枯饼都需要发酵腐熟15-20天,耗费工时,并且该专利没有根据不同的潜育化土壤进行施用量的区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土壤改良剂制作复杂,耗费工时、土壤改良效果差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潜育性水稻土的土壤改良剂,该改良剂制作简单,材料来源广,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现有的改良剂使用时不考虑潜育性水稻土的类型,从而提供一种潜育性水稻土的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根据不同的潜育性水稻土类型确定改良剂的使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麦饭石5-10份
风化煤10-25份
碳化谷壳25-40份
枯饼30-55份。
优选地,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麦饭石8份
风化煤15份
碳化谷壳30份
枯饼45份。
进一步地,所述风化煤中的腐植酸含量在30wt%以上;
所述枯饼由质量含量分别为30-50wt%的油菜枯饼、30-50wt%的豆枯饼、1-10wt%的芝麻枯饼和10-20wt%的花生枯饼组成;
所述碳化谷壳容重0.15-0.20g/cm3,总孔隙度82.5%;
所述麦饭石需机械粉碎至20目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7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