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得到低含锆量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90266.7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祥;刘佳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F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郑海峰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得到 低含锆量钛锆 合金 完全 再结晶 组织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得到低含锆量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它的步骤如下:1)选择低含锆量钛锆合金作为热处理材料;2)将钛锆合金用高浓度腐蚀液进行酸洗腐蚀去除表面氧化皮后,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及干燥处理;3)将干燥处理后的合金进行热轧;4)将热轧处理后的钛锆合金进行第一次热处理;5)将处理后的合金再进行温轧;6)将温轧处理后的钛锆合金进行第二次热处理;7)将处理后的钛锆合金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及干燥处理。本发明提供的得到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简单易行,所涉及的设备药品等较为常见易得。使用本方法可在钛锆合金中获得细小的晶粒使材料强韧化,满足临床应用种植牙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得到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尤其涉及低含锆量(Zr%≤20%)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钛锆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体材料,由于其弥补了纯钛种植体机械性能方面的不足以及Ti6Al4V种植体生物相容性方面的不足,在口腔种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纯钛之中加入锆之后,溶质原子与晶界和位错交互作用,钉扎晶界与位错,阻碍晶界迁移和位错的滑移与攀移,使再结晶生核、长大变得困难。
常用的获得金属完全再结晶的方法是轧制后退火,但由于钛锆合金较硬,若是室温冷轧,压下量较小,很难在轧制的过程中为后期再结晶储存足够的活化能;若是高温轧制,虽然能保证较大的压下量,但高温会使上一次轧制所储存的活化能散失。因此探索一种能够得到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细化晶粒以提高钛锆合金综合力学性能,满足临床要求,成为必要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得到低含锆量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低含锆量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的处理工艺步骤如下:
1)选择低含锆量钛锆合金作为热处理材料;
2)将钛锆合金用高浓度腐蚀液进行酸洗腐蚀去除表面氧化皮后,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及干燥处理;
3)将干燥处理后的合金进行热轧;
4)将热轧处理后的钛锆合金进行第一次热处理;
5)将处理后的合金再进行温轧;
6)将温轧处理后的钛锆合金进行第二次热处理;
7)将处理后的钛锆合金用清洗液进行清洗及干燥处理。
所述的酸洗得到腐蚀液为HF:HNO3:H2O=1:3:10;所述的清洗液为丙酮溶液;超声波清洗。所述的热轧工艺为:在α+β/α转变温度以下,每次保温3min,缓慢减小轧制间隙,直至压下率为50%,且采用单方向轧制。所述的第一次热处理工艺为:采用真空炉热处理,在α+β/α转变温度以下50℃保温36h。所述的温轧工艺为:在较低温度或室温下,每次保温3min,缓慢减小轧制间隙,直至压下率为50%,且采用单方向轧制。所述的第二次热处理工艺为:采用真空炉热处理,在α+β/α转变温度以下50℃保温若干小时。所述的低含锆量钛锆合金重量百分比为(Zr%≤20%)。
本发明提供的得到钛锆合金完全再结晶组织的处理工艺简单易行,所涉及的设备药品等较为常见易得。使用本方法可在钛锆合金中获得细小的晶粒使材料强韧化,满足临床应用种植牙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在发明实施例1中含锆量为12%的钛锆合金板条经过两次轧制与退火相结合的工艺后获得完全再结晶的金相照片;
图2是在发明实施例2中含锆量为16%、氧含量为0.2%的钛锆合金板条经过一次轧制与退火36h后获得未完全再结晶的金相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90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