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285482.2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 发明(设计)人: | 顾大元;韩玲玲;乔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14 | 分类号: | A61N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静电 吹风单元 语音提示单元 压力感应型 高频放电 人体表面 消除装置 电压检测单元 压力感应单元 电位降低 提示音 吹风 电位 单元产生 技术功能 离子风 连接管 可用 支架 探测 安全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功能单一、使用复杂、无法全面消除人体静电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主要包括压力感应单元1、语音提示单元2、高频放电单元3、连接管4、吹风单元5、电压检测单元6、支架7,其中压力感应单元探测是否有人进入该装置,当有人进入时,语音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请等候消除人体静电”,高频放电单元和吹风单元依次启动,吹风单元将高频放电单元产生的离子风吹向人体,当吹风单元完成一个行程后,电压检测单元启动,检测人体表面电位,若人体表面电位降低至安全范围内,则停止吹风,语音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人体静电消除完成,请通过”,反之则继续吹风直至人体表面电位降低至安全范围,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需要消除人体静电的场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可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电子元器件行业等各种需要消除人体静电的场所。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特点,存在着大量易燃易爆场所,如油库、加油站等区域,这些区域内油气浓度较大,较易形成爆炸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发生静电放电时,极易引发静电燃爆事故。对于电子行业而言,由于电子元器件的耐受电压较低,人体静电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人体在进行各种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其电压可高达数千伏。为了降低人体静电的危险性,必须消除人体静电,使用人体静电消除装置是消除人体静电的重要方式。
现有的人体静电消除装置多为单点接触式,且需要和接地装置连接。这种方式存在人体静电消除不彻底、使用条件受限的不足。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以全面消除人体静电、增强适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能彻底消除人体静电、使用条件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能够全面消除人体静电、适用性更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力感应型人体静电消除装置,主要包括:压力感应单元1、语音提示单元2、高频放电单元3、连接管4、吹风单元5、电压检测单元6、支架7,其中压力感应单元探测是否有人进入该装置,当有人进入时,语音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请等候消除人体静电”,高频放电单元和吹风单元依次启动,吹风单元将高频放电单元产生的离子风吹向人体,当吹风单元完成一个行程后,电压检测单元启动,检测人体表面电位,若人体表面电位降低至安全范围内,则停止吹风,语音提示单元发出提示音“人体静电消除完成,请通过”,反之则继续吹风直至人体表面电位降低至安全范围。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石油化工企业、电子元器件行业等各种需要消除人体静电的场所。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力感应单元1埋入地面以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连接管4采用可伸缩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吹风单元5可上下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吹风单元5的出风量和移动速度可以调节。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单元6采用无线检测方式。
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1、使用压力感应单元1探测是否有人进入该装置,压力感应单元1作为整个装置的启动元件,实现人体静电消除过程的自动控制。
2、具备语音提示功能,可指导使用人员完成静电消除过程。
3、使用高频放电单元3产生离子风,经吹风单元5吹出,并上下移动反复吹扫,可全面消除人体静电,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局部消除人体静电的不足。
4、电压检测单元6采用无线检测方式,使用方便、快速。
5、整个装置不需要和接地装置连接,适用性较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