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5125.6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9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彬;彭雅荻;杨月新;詹婷雯;刘翔;鲁锐;陈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9B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830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罐 加油口 支撑架 扶梯 实训平台 辅助动力箱 平台防护栏 罐顶人孔 模拟飞机 模拟压力 模拟重力 燃油加注 防护笼 民用航空 加注 油箱 检修 可移动式结构 安全环保 操作面板 处理系统 顶部设置 航空燃油 理论教学 平台实现 移动支架 支撑机构 全流程 复现 员工 学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该实训平台具有加注操作面板与处理系统、油罐平台防护栏、罐顶人孔、检修扶梯、扶梯防护笼、支撑架A、辅助动力箱、支撑架B、模拟重力加油口、模拟压力加油口、模拟飞机油箱;支撑架A和支撑架B形成油罐的支撑机构,辅助动力箱位于油罐的底部;油罐的顶部设置油罐平台防护栏、罐顶人孔、检修扶梯、扶梯防护笼;其中,模拟飞机油箱位于移动支架上,形成可移动式结构,自身具有模拟重力加油口和模拟压力加油口。该平台实现对航空燃油加注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和本行业新进员工的贴近现场、全流程、安全环保、可复现的理论教学辅助和实训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燃油加注平台,具体来讲是一种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民航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运输机场和通用航空机场数量不断增加,吞吐量不断增强,机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与之对应的是航空燃油的消耗量十分巨大,航空燃油的收发和飞机燃油加注作业更加频繁,导致新形势下航空油料储运管理难度不断增加,行业亟需大量熟练掌握航空燃油加注技能和设备操作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航空燃油加注训练对于新进员工培训采用“师带徒”的模式,直接采用现场运行的加油车和待加注飞机,依托现场作业开展。这种模式虽然具有贴近现场,形象直观的特点,但是由于新进员工之前从未实际动手操作过燃油加注设备,在正常作业的过程中去学习如何进行操作设备,一旦发生错误动作,不但可能损坏设备,还可能造成燃油泄漏,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现场对加注作业的时间要求很高,导致新员工单次操作时间很短,培训周期漫长。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的多功能复合型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将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燃油加注所需的加注设备、控制系统、加注对象,集成在一个设备平台上,同时采用流动性能接近的安全介质代替航空油料作为加注介质,从而实现对航空燃油加注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和本行业新进员工的贴近现场、全流程、安全环保、可复现的理论教学辅助和实训操作。
经过分析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的缺点:
①目前尚未见报道专用的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现有加注设备均针对机场使用进行设计,无法完全满足实训的需求;
②现有的“师带徒”模式直接采用现场设备进行员工培训,存在安全风险高、培训周期长、再现性差的问题;
③现有现场所用加注设备一般只具有运输航空压力加油或者通用航空重力加油其中一种功能,单台加注设备不能将两种功能兼顾用于培训,学员如果要掌握两种加油操作,需要分别在两台不同的设备上跟班学习,排班和管理较为繁琐;
④现有加注设备直接采用航空燃油作为操作介质,虽然贴近实际,但是学员操作时候存在设备损坏、燃油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巨大的安全隐患;
⑤现有加注设备直接采用加油车的发动机作为加注动力源,存在油耗动力费用高、噪声大、使用维护复杂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民用航空机场航空燃油加注人员的教学和培训需求,提供一种安全的多功能复合型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从而在一个高度集成化的设备平台上,实现对航空燃油加注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和本行业新进员工的贴近现场、全流程、安全环保、可复现的理论教学辅助和实训操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民用航空燃油加注设备实训平台,其特征在于:
该实训平台具有加注操作面板与处理系统、油罐平台防护栏、罐顶人孔、检修扶梯、扶梯防护笼、支撑架A、辅助动力箱、支撑架B、模拟重力加油口、模拟压力加油口、模拟飞机油箱;
支撑架A和支撑架B形成油罐的支撑机构,辅助动力箱位于油罐的底部;油罐的顶部设置油罐平台防护栏、罐顶人孔、检修扶梯、扶梯防护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5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