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发热浆料及应用其制得的石墨烯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81177.6 | 申请日: | 201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明;赵蓝蔚;蔡晓明;侯元捷;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20 |
代理公司: | 东莞科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0 | 代理人: | 李英华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发热膜 发热 发热浆料 碳浆 制备 石墨烯粉体 导热性能 电性性能 发热材料 功率衰减 有效地 重量份 基膜 球磨 溶剂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发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浆料及应用其制得的石墨烯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球磨石墨烯粉体10‑25份、溶剂5‑10份和发热碳浆60‑75份。所述石墨烯发热膜包括基膜和上述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浆料。本发明的石墨烯发热浆料和石墨烯发热膜导热性能以及电性性能优异,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发热碳浆在发热膜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功率衰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浆料及应用其制得的石墨烯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导热散热材料,具有独特的晶粒取向,沿两个方向均匀导热,片层状结构可很好地适应任何表面,屏蔽热源与组件的同时改进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性能。产品均匀散热的同时也在厚度方面提供热隔离。
石墨烯具有多方面的优异性能, 因此从被发现起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它被认为是已知的最薄的和最强的材料,具有极大的场效应和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其可传输的电流密度比铜高6个数量级。由于其无可比拟的电学性能,对石墨烯电学性能的研究一直以来是研究的主要热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浆料,该石墨烯发热浆料导热性能以及电性性能优异,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发热碳浆在发热膜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功率衰减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膜,该石墨烯发热膜导热性能以及电性性能优异,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发热碳浆在发热膜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功率衰减的问题。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发热浆料,所述石墨烯发热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球磨石墨烯粉体10-25份、溶剂5-10份和发热碳浆60-75份。
优选的,所述球磨石墨烯粉体的粒径为3000-8000目。
优选的,所述溶剂为DMF、DBE和防白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发热碳浆为远红外电热油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发热膜,包括基膜和上述所述的石墨烯发热浆料。
优选的,所述基膜为PVC膜、PET膜和EVA膜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石墨烯发热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取球磨石墨烯粉体备用;B、取溶剂与步骤A中的球磨石墨烯粉体混合至均匀,得到混合料;C、将步骤B中得到的混合料与发热碳浆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石墨烯发热浆料;D、将步骤C得到的石墨烯发热浆料用丝印机涂覆在基膜上,两端接通铜片电极,制得石墨稀发热膜。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球磨石墨烯粉体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粒径在3000-8000目鳞片石墨为原料,在球磨机中以转速200-300rpm加工20-24h。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搅拌转速为600-800rpm,时间为1-3h。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石墨烯发热浆料的涂覆厚度为10-1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石墨稀的优异导电性,导热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来提升传统发热材料功率衰减严重的缺陷。石墨烯材料独特的褶皱结构能够使发热材料在反复升温降温的工况下,微观层面材料之间仍然保持紧密的链接,从而保证了导电材料的电阻稳定,进一步控制了功率的下降。
本发明的石墨烯发热浆料和石墨烯发热膜导热性能以及电性性能优异,能有效地改善现有技术发热碳浆在发热膜长期使用中容易发生功率衰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811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