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湿法吸收的CFB锅炉掺烧木屑污泥后尾部烟气净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7040.3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丽;吴蔚峰;曾钦达;尤俊;郝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60 |
代理公司: | 福州旭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3 | 代理人: | 杨清雅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脱除 尾部烟气 木屑 污泥 掺烧 湿法 烟气 吸收 锅炉 锅炉尾部烟气 氧化剂 复合吸收剂 污染物控制 资源化回收 降低设备 吸收反应 烟囱排放 氧化产物 蒸发结晶 净化 对流式 除雾 喷淋 提浓 过滤 能耗 自制 残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湿法吸收的CFB锅炉掺烧木屑污泥后尾部烟气净化工艺,将烟气经一体化脱除塔底部进入,自制复合吸收剂和氧化剂从一体化脱除塔上部喷淋,与锅炉尾部烟气进行对流式氧化吸收反应,残留氧化产物经强化吸收和高效除雾后,烟气由烟囱排放;一体化脱除物最后由过滤、提浓、蒸发结晶处理后,实现硫硝资源化回收,本发明能降低设备能耗,提高污染物控制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湿法吸收的CFB锅炉掺烧木屑污泥后尾部烟气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烟气脱硝是一种发展成熟的NOx控制技术。SNCR主要原理是在没有催化剂作用下,向850~1170度高温烟气中注射还原剂,还原剂与烟气中NOx反应生成水和N2。与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工艺相比,SNCR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炉膛出口NOx浓度相对较低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
目前,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低氮燃烧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进行脱硝,当负荷较低时,NO排放浓度也较低,也有技术是加装低氮燃烧器,这样污染物排放情况为NO排放浓度80mg/m3;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进行尾部烟气湿法脱硫,SO2排放浓度20~40mg/m3。可见,NO和SO2排放浓度较低。而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有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无烟煤-木屑污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协同控制技术。
现有技术参见主题“一种双还原剂的CFB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法”,申请号为:201310685703.8,公开日为:2014-03-19的中国专利,一种双还原剂的CFB锅炉SNCR烟气脱硝方法,属于锅炉烟气脱硝领域,包括:当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烟气温度850℃以上,或者,CFB锅炉负荷在70%BMCR以上时,选择从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喷入常规氨还原剂;当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烟气温度低于850℃(650~850℃),或者,CFB锅炉负荷低于70%BMCR时,选择从炉膛上部、旋风分离器入口烟道和分离器出口烟道中的一处或多处喷入以能产生活性氨组分的还原剂。该发明实现在CFB锅炉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SNCR脱硝,以保证CFB锅炉NOx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下(GB13223-2011)以及更低。该发明是通过在CFB锅炉内加入还原剂来进行烟气脱硝,与本专利的技术方案并不相同。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湿法吸收的CFB锅炉掺烧木屑污泥后尾部烟气净化工艺,本发明能对木屑污泥进行回收利用,且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污染物控制水平。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湿法吸收的CFB锅炉掺烧木屑污泥后尾部烟气净化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在CFB锅炉的锅炉尾部出口设置一除尘器,除尘器对烟气进行除尘后,将烟气经一体化脱除塔底部进入到塔内;
步骤S20、通过给料机、计量器和输粉机将吸收剂和氧化剂分别送至吸收剂储罐、氧化剂储罐进行吸收剂和氧化剂的配置,用抽水泵将配置好的吸收剂和氧化剂通过一带有流量计的循环管道打入一体化脱除塔底部的浆液循环池;
步骤S30、在浆液循环池上设置浆液循环泵,浆液循环泵将吸收剂和氧化剂送入一体化脱除塔上部喷淋层的多个雾化喷嘴进行喷淋,喷淋时与烟气进行对流式氧化吸收反应;
步骤S40、在一体化脱除塔烟气出口设置除雾器,除雾器将对流式氧化吸收反应后的残留氧化产物进行吸收和除雾后将烟气通过烟囱进行排放;
步骤S50、一体化脱除塔进行处理后得到的一体化脱除物置于浆液循环池内,最后对浆液循环池内的浆液进行过滤、提浓、蒸发结晶处理后,实现硫硝资源化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未经福建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7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