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设备过载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76875.7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程艳明;张晓丹;赵谢秋;崔杨;牛晶;柳成;吴晶;黄文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5/00;B62B5/04;H05K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13202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设备 过载 保护装置 | ||
1.一种通讯设备过载保护装置,包括移动轮机构(1)、防撞机身机构(2)、电缆切断机构(3)、散热机构(4)、清灰机构(5)、夹紧机构(6)、集尘机构(7),其特征在于:移动轮机构(1)包括移动轮(1-1)、轮轴(1-2)、轮座(1-3)、驻车片机构(1-4)、驻车驱动机构(1-5),移动轮(1-1)与轮轴(1-2)相连,轮轴(1-2)与轮座(1-3)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轮座(1-3)位于驻车驱动机构(1-5)的下方,驻车片机构(1-4)与驻车驱动机构(1-5)相连;
驻车片机构(1-4)包括驻车片(1-4-1)、驻车片支撑(1-4-2)、移动座(1-4-3)、内螺旋(1-4-4),驻车片(1-4-1)与驻车片支撑(1-4-2)相连,驻车片支撑(1-4-2)位于移动座(1-4-3)的下方,内螺旋(1-4-4)攻在移动座(1-4-3)上;
驻车驱动机构(1-5)包括轴承座(1-5-1)、调节腔(1-5-2)、限位杆(1-5-3)、双向螺旋(1-5-4)、手轮(1-5-5)、开槽(1-5-6),轴承座(1-5-1)与调节腔(1-5-2)相连,限位杆(1-5-3)设置在调节腔(1-5-2)的内部,双向螺旋(1-5-4)与轴承座(1-5-1)相连,手轮(1-5-5)与双向螺旋(1-5-4)相连,开槽(1-5-6)开在调节腔(1-5-2)的底板上,双向螺旋(1-5-4)进行转动会通过与内螺旋(1-4-4)的啮合带动移动座(1-4-3)进行移动;
防撞机身机构(2)包括防撞座机构(2-1)、机身(2-2)、开口(2-3),防撞座机构(2-1)设置在机身(2-2)的两侧,开口(2-3)开在机身(2-2)的顶板上;
防撞座机构(2-1)包括材料支撑(2-1-1)、软性材料(2-1-2)、缓冲腔机构(2-1-3)、弹簧(2-1-4)、背板(2-1-5),软性材料(2-1-2)与材料支撑(2-1-1)相连,缓冲腔机构(2-1-3)焊接在材料支撑(2-1-1)与背板(2-1-5)之间,弹簧(2-1-4)焊接在材料支撑(2-1-1)与背板(2-1-5)之间;
缓冲腔机构(2-1-3)包括缓冲杆(2-1-3-1)、缓冲杆槽(2-1-3-2)、缓冲板(2-1-3-3)、单向阀(2-1-3-4)、焊接环(2-1-3-5)、焊接环孔(2-1-3-6)、缓冲腔(2-1-3-7),缓冲杆(2-1-3-1)与缓冲杆槽(2-1-3-2)相配合,缓冲杆槽(2-1-3-2)开在缓冲腔(2-1-3-7)上,缓冲杆(2-1-3-1)与缓冲板(2-1-3-3)相连,缓冲板(2-1-3-3)设置在缓冲腔(2-1-3-7)的内部,单向阀(2-1-3-4)与焊接环(2-1-3-5)相连,焊接环(2-1-3-5)与焊接环孔(2-1-3-6)相连,焊接环孔(2-1-3-6)开在缓冲腔(2-1-3-7)上;
电缆切断机构(3)包括液压机构(3-1)、电缆切断座机构(3-2)、电缆切断刀(3-3),液压机构(3-1)与电缆切断刀(3-3)相连,电缆切断刀(3-3)与电缆切断座机构(3-2)相配合;
液压机构(3-1)包括液压缸(3-1-1)、液压弹簧(3-1-2)、活塞(3-1-3)、活塞杆孔(3-1-4)、活塞杆(3-1-5)、螺孔(3-1-6),液压弹簧(3-1-2)设置在液压缸(3-1-1)的内部,活塞(3-1-3)与液压缸(3-1-1)相配合,活塞杆(3-1-5)与活塞(3-1-3)相连,活塞杆孔(3-1-4)开在液压缸(3-1-1)上,螺孔(3-1-6)攻在活塞杆(3-1-5)上;
电缆切断座机构(3-2)包括切断座本体(3-2-1)、切断槽(3-2-2)、切断弹簧(3-2-3)、电缆孔(3-2-4),切断槽(3-2-2)开在切断座本体(3-2-1)上,切断弹簧(3-2-3)设置在切断槽(3-2-2)的内部,电缆孔(3-2-4)开在切断座本体(3-2-1)上;
电缆切断刀(3-3)包括固定座(3-3-1)、固定螺钉(3-3-2)、固定螺钉孔(3-3-3)、滑动座体(3-3-4)、凸起(3-3-5)、固定片(3-3-6)、切割刀(3-3-7),固定座(3-3-1)与滑动座体(3-3-4)相连,固定螺钉(3-3-2)与固定螺钉孔(3-3-3)相配合,固定螺钉孔(3-3-3)攻在固定座(3-3-1)上,凸起(3-3-5)与滑动座体(3-3-4)相连,固定片(3-3-6)与滑动座体(3-3-4)相连,固定片(3-3-6)与切割刀(3-3-7)相连,凸起(3-3-5)与切断槽(3-2-2)滑动连接,螺孔(3-1-6)与固定螺钉(3-3-2)螺纹连接;
散热机构(4)包括散热片(4-1)、散热片座机构(4-2)、往复座机构(4-3)、往复座孔(4-4)、往复座支撑(4-5)、半齿轮(4-6)、半齿电机(4-7),散热片(4-1)与散热片座机构(4-2)相连,往复座机构(4-3)与往复座孔(4-4)相配合,往复座孔(4-4)开在往复座支撑(4-5)上,半齿轮(4-6)与往复座机构(4-3)相连,半齿轮(4-6)与半齿电机(4-7)的连接方式为胀套连接,半齿电机(4-7)位于往复座支撑(4-5)的下方;
散热片座机构(4-2)包括固定壳(4-2-1)、拉座(4-2-2)、拉杆孔(4-2-3)、拉杆(4-2-4)、弹簧(4-2-5)、中间座(4-2-6)、圆盘(4-2-7)、轴(4-2-8)、拨片(4-2-9),拉座(4-2-2)与拉杆(4-2-4)相连,拉杆(4-2-4)与拉杆孔(4-2-3)相配合,弹簧(4-2-5)与中间座(4-2-6)相连,中间座(4-2-6)与固定壳(4-2-1)相配合,中间座(4-2-6)与拉杆(4-2-4)相连,固定壳(4-2-1)位于圆盘(4-2-7)的下方,轴(4-2-8)与圆盘(4-2-7)相连,拨片(4-2-9)与圆盘(4-2-7)相连;
往复座机构(4-3)包括限位座体(4-3-1)、带齿往复座本体(4-3-2)、拨片A(4-3-3),限位座体(4-3-1)设置在带齿往复座本体(4-3-2)的两侧,拨片A(4-3-3)位于带齿往复座本体(4-3-2)的下方;
清灰机构(5)包括座体(5-1)、铰接座(5-2)、摆臂(5-3)、拉手(5-4)、复位杆机构(5-5)、锤轴(5-6)、锤(5-7)、缓冲座机构(5-8)、滤网(5-9),座体(5-1)与铰接座(5-2)相连,铰接座(5-2)与摆臂(5-3)相铰接,拉手(5-4)位于摆臂(5-3)的上方,复位杆机构(5-5)与摆臂(5-3)相铰接,滤网(5-9)位于缓冲座机构(5-8)的上方;
复位杆机构(5-5)包括复位铰接座(5-5-1)、复位下杆(5-5-2)、复位弹簧(5-5-3)、复位上杆(5-5-4),复位铰接座(5-5-1)与复位下杆(5-5-2)相铰接,复位弹簧(5-5-3)焊接在复位下杆(5-5-2)与复位上杆(5-5-4)之间;
缓冲座机构(5-8)包括缓冲下座(5-8-1)、缓冲槽(5-8-2)、缓冲滑杆(5-8-3)、缓冲弹簧A(5-8-4)、缓冲上座(5-8-5),缓冲槽(5-8-2)开在缓冲下座(5-8-1)两侧,缓冲滑杆(5-8-3)与缓冲槽(5-8-2)相配合,缓冲滑杆(5-8-3)与缓冲上座(5-8-5)相连,缓冲弹簧A(5-8-4)焊接在缓冲下座(5-8-1)与缓冲上座(5-8-5)之间;
夹紧机构(6)包括夹紧执行机构(6-1)、夹紧执行座机构(6-2)、底座机构(6-3),夹紧执行机构(6-1)与夹紧执行座机构(6-2)相连,夹紧执行座机构(6-2)位于底座机构(6-3)的上方;
夹紧执行机构(6-1)包括执行限位座(6-1-1)、执行杆(6-1-2)、夹紧弹簧B(6-1-3)、插杆(6-1-4)、铰接杆(6-1-5)、夹紧执行座(6-1-6)、焊接块(6-1-7),执行杆(6-1-2)焊接在执行限位座(6-1-1)与焊接块(6-1-7)之间,夹紧弹簧B(6-1-3)与夹紧执行座(6-1-6)相连,插杆(6-1-4)与铰接杆(6-1-5)相铰接,铰接杆(6-1-5)与夹紧执行座(6-1-6)相铰接,夹紧执行座(6-1-6)与焊接块(6-1-7)相连;
夹紧执行座机构(6-2)包括夹紧执行座体(6-2-1)、弧形槽弹簧(6-2-2)、弧形槽(6-2-3)、通槽(6-2-4),弧形槽弹簧(6-2-2)与弧形槽(6-2-3)相连,弧形槽(6-2-3)开在夹紧执行座体(6-2-1)上,通槽(6-2-4)开在夹紧执行座体(6-2-1)上,插杆(6-1-4)设置在弧形槽(6-2-3)内并与弧形槽弹簧(6-2-2)相连;
底座机构(6-3)包括底座本体(6-3-1)、滑动T槽(6-3-2)、滑动块A(6-3-3)、滑动杆B(6-3-4)、上座B(6-3-5)、中间弹簧(6-3-6),滑动T槽(6-3-2)开在底座本体(6-3-1)上,滑动块A(6-3-3)与滑动T槽(6-3-2)相配合,滑动杆B(6-3-4)与滑动块A(6-3-3)相连,滑动杆B(6-3-4)与上座B(6-3-5)相连,中间弹簧(6-3-6)焊接在底座本体(6-3-1)与上座B(6-3-5)之间;
集尘机构(7)包括卸灰机构(7-1)、配合槽(7-2)、带斗集灰室(7-3)、支腿A(7-4)、挂灰机构(7-5)、风扇A(7-6)、卸灰口(7-7),卸灰机构(7-1)与配合槽(7-2)相配合,配合槽(7-2)开在带斗集灰室(7-3)上,支腿A(7-4)位于带斗集灰室(7-3)的上方,挂灰机构(7-5)设置在带斗集灰室(7-3)的内部,风扇A(7-6)与带斗集灰室(7-3)相连,卸灰口(7-7)开在带斗集灰室(7-3)上;
卸灰机构(7-1)包括门(7-1-1)、门杆(7-1-2)、卸灰座(7-1-3)、开孔A(7-1-4)、卸灰弹簧(7-1-5),门(7-1-1)与门杆(7-1-2)相铰接,门杆(7-1-2)与卸灰座(7-1-3)相铰接,开孔A(7-1-4)开在卸灰座(7-1-3)上,卸灰弹簧(7-1-5)与卸灰座(7-1-3)相连;
挂灰机构(7-5)包括挂灰座(7-5-1)、挂灰网(7-5-2)、清灰电机(7-5-3)、清灰轮(7-5-4)、皮带(7-5-5)、凸轮A(7-5-6)、凸轮皮带轮(7-5-7)、凸轮轴(7-5-8)、弹簧绳(7-5-9),挂灰座(7-5-1)与挂灰网(7-5-2)相铰接,清灰电机(7-5-3)与清灰轮(7-5-4)相连,清灰轮(7-5-4)与皮带(7-5-5)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凸轮A(7-5-6)与凸轮皮带轮(7-5-7)相连,凸轮皮带轮(7-5-7)与凸轮轴(7-5-8)相连,皮带(7-5-5)与凸轮皮带轮(7-5-7)的连接方式为挠性连接,弹簧绳(7-5-9)焊接在挂灰网(7-5-2)之间;
移动轮机构(1)位于防撞机身机构(2)的下方,电缆切断机构(3)设置在防撞机身机构(2)的内部,散热机构(4)位于电缆切断机构(3)的上方,清灰机构(5)位于防撞机身机构(2)的上方,夹紧机构(6)设置在防撞机身机构(2)的内部,集尘机构(7)位于夹紧机构(6)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8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幕墙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预制构件运输安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