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指令定位的高阶侧信道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276140.4 申请日: 2019-04-08
公开(公告)号: CN110098916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0
发明(设计)人: 唐明;郭志鹏;王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分类号: H04L9/00 分类号: H04L9/00
代理公司: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代理人: 魏波
地址: 430072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软件 指令 定位 高阶侧 信道 分析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指令定位的高阶侧信道分析方法,包括基于软件指令定位的特征点选取和高阶侧信道分析两个步骤;通过定位与敏感信息相关的指令,可以确定高阶掩码方案中每个秘密共享因子对应功耗出现的具体位置,从而降低后续高阶分析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对于一个有n个秘密共享因子的高阶掩码方案,可以将高阶分析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水平从功耗曲线点数的n次方降低到线性水平,大大提高了高阶分析方法的效率。本发明实用性强,实现简单,适用于不同芯片及软件平台,可以作为针对掩码方案软件实现的高阶功耗分析的第一步,从而能够和各种高效的高阶功耗分析结合使用,具有很高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高阶侧信道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软件指令定位的特征点选取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高阶侧信道分析,有效提高高阶分析方法的效率。

背景技术

侧信道分析(Side-channel Analysis,SCA)可以利用一个密码设备运行过程中泄漏的时间、功耗以及电磁等物理特征([文献1-6])来恢复秘密信息,已经成为密码设备安全的一个严重威胁。

面对侧信道分析时,掩码防护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防护方法。在掩码方案中,密码算法中的每一个敏感变量都被拆分成一个随机的掩码序列([文献7])。目前的掩码方案已经发展到了高阶掩码防护方案[文献8-15]。高阶掩码防护方案的主要思想是将密码算法中任意一个敏感变量x拆分成n个随机的秘密共享因子xi。在一个d+1阶掩码方案中,任意d个中间变量值的联立都和敏感变量相互独立。

高阶侧信道分析是目前针对高阶掩码方案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然而,目前的高阶分析方法仍有一些局限性,难以在掩码方案的阶数较高时使用。要提高高阶分析的效率,需要分别针对高阶分析的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个阶段是寻找与敏感中间变量相关的功耗点位置。这些功耗点位置通常称为特征点。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特征点选取过程。第二阶段就是将特征点进行联立,通过选择合适的联立函数,使特征点的联立与敏感信息具有尽可能高的相关性([文献16])。由于掩码方案的源码和运行平台很有可能是公开的([文献13]),因此假设攻击者知道算法源码和处理器进行的操作是很合理的。然而,即使在这个前提下,现有的特征点选取方法依然是高阶分析方法中最耗时的阶段([文献10])。在安全评估时,由于测评机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安全评估([文献17]),因此分析方法的时间消耗是安全评估有效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文献1]P.Kocher.Timing attacks on implementations of Diffie-Hellmann,RSA,DSS,and other systems.CRYPTO’96,LNCS 1109,pp.104-113,1996.

[文献2]Eli Biham,Adi Shamir.Differential Fault Analysis of Secret KeyCryptosystems.CRYPT0'97

[文献3]P.Kocher,J.Jaffe,and B.Jun.Differential Power Analysis[A].CRYPTO 1999[C],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1999:388–397.

[文献4]Quisquater J.J,Samyde D.Electromagnetic analysis(EMA):Measures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mart cards.Cannes,France:ACM2001

[文献5]E.Brier,C.Clavier,and F.Olivier.Correlation Power Analysiswith a Leakage Model[A].CHES 2004[C],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2004:16–2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武汉大学;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6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