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5728.8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6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钟东洲;蒋树庆;陈业滨;温瑞冕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5290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器 继电器 温湿度传感器 光照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终端设备 主控模块 树莓 环境检测 控制系统 手机终端 物联网 家电 数据处理方式 访问服务器 继电器设备 开关控制 室内环境 手机控制 数据采集 网线连接 协议实现 局域网 环境监测 测量 网页 智能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手机终端、树莓派主控模块、ESP8266终端设备、路由器、继电器、家电、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手机终端通过WIFI信号连接路由器,树莓派主控模块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路由器通过WIFI信号连接ESP8266终端设备;ESP8266终端设备分别连接继电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继电器连接家电。在树莓派主控模块利用MQTT协议实现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继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本发明优点在于:以准确的数据处理方式,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较为精准的测量。通过局域网的网页端访问服务器上的环境监测结果。通过在手机控制家电,更加智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环境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方便、健康、舒适、智能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家居室内环境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之一,人们对室内的环境舒适度要求也明显提高。湿度和有害气体浓度过高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伤害,现在随着生活用品的普及以及装修材料的大量使用,室内环境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会有明显的提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面向智能家居的室内环境检测控制系统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目前已有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1][2]存在着成本高、组网复杂、缺少与用户的交互页面等问题。现有的无线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传输不稳定,现有环境监测终端单一且组网复杂,现有环境监测功能单一且缺乏智能控制。
参考文献:
[1]朱一飞.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14.
[2]李蒙.基于ZigBee技术的室内环境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手机终端1、树莓派主控模块2、ESP8266终端设备4、路由器3、空调5、风扇6、继电器7、电视机8、温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
手机终端1通过WIFI信号连接路由器3,树莓派主控模块2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3,路由器3通过WIFI信号连接ESP8266终端设备4;
ESP8266终端设备4分别连接继电器7、温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
继电器7分别连接空调5、风扇6和电视机8。
进一步地,在树莓派主控模块2安装并运行Raspbian系统,Raspbian是一个精简的为树莓派设计的Linux系统。通过在Raspbian系统上搭建HomeAssistant服务器和MQTT服务器,利用MQTT协议实现温湿度传感器9、光照传感器10和烟雾传感器11的数据采集和继电器设备的开关控制。HomeAssistant是基于Python语言的家庭自动化系统。
进一步地,树莓派主控模块2和ESP8266终端设备4节点通过WIFI连接至路由器3实现一个局域网组网。温湿度传感器9用于实时监测室内的温湿度,光照传感器10监测光照强度,烟雾传感器11监测厨房CH4、CO气体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757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环境教室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动力伺服系统仿真建模方法